大开眼界!00后男生爱设计Lolita裙,还用崇明土布制作了成衣

2021-08-28 22:38:37 作者: 大开眼界!0

“我觉得这些都是误解,‘时尚范儿’不一定要靠外表来体现。服装设计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其实不能哗众取宠,还是应该低调稳重,用真正的创意和实力说话。”梅浩洋说。

在他刚就读这个专业时,身边有不少质疑乃至反对的声音:男生能干好服装设计?这难道不应该是心思细腻、审美能力更强的女生的事儿?班级里有200个女生、20个男生,男女比例如此悬殊,是不是就证明这碗饭天生适合女性吃?“我偏偏不信这个邪。只要真心热爱、持续努力,男生也能当一个出色的服装设计师。”

梅浩洋的妈妈黄宇告诉记者,一开始她也不太赞同儿子学这个专业。“男孩嘛,学工程设计这类专业比较合适,去研究服装,总感觉有点别扭。”但后来发生的一些事,让黄宇看到了儿子对这个专业的热爱,也就开始支持儿子的喜好。

在梅浩洋读大一第二学期的时候,有一次黄宇和他一起去逛街,梅浩洋看了一眼妈妈身上的衣服就皱眉头:“妈,到了你这个年纪,身上衣服的颜色不能超过三种,不然就会很怪,我去重新给你搭配一套。”后来,梅浩洋真的为妈妈选了一套合适的衣服。还有一次,黄宇买了件衣服回家,梅浩洋询问了价格后苦笑着说:“妈,这件衣服料子很差,肯定不值这个钱的,下次买衣服叫上我,我来当参谋。”

“听到儿子说这些话,我觉得他是真的喜欢这行,而且能把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给身边人一些建议,也蛮好的。”黄宇告诉记者,梅浩洋以前还给她做过一条一步裙、一件女士衬衫,给爸爸做过一套西装。“这可是再大的商场里都买不到的!”

这次,梅浩洋设计制作了Lolita裙等四款崇明土布服装后,黄宇成了他的专职模特。梅浩洋特别自豪:“这次所有衣服都是按照我妈妈的尺码做的,她很爱穿,说有童年的味道!”

土布如何“活性传承”?

梅浩洋告诉记者,他的这次设计制作过程耗时4个月,在这段和崇明土布“朝夕相处”的时间里,听外婆讲了很多崇明土布的故事。

崇明岛地处长江入海口,不断冲积扩大的沙洲土地自古富庶,种植的棉花品质优秀,纺织业向来繁荣。以往,棉花收摘以后,妇女们便开始忙着织布。崇明人用纯天然的棉花,经过70多道琐碎的程序手工编织成的土布,冬暖夏凉,透气性极佳。

以前在崇明农户家里,尤其是有将要出嫁的女孩家里,哪怕再穷,也会藏着几匹土布——这是女孩最好的嫁妆,母亲要准备好几年。姑娘出嫁时,谁织的布缎多、布纹花色多,就代表谁家富足,谁家姑娘心灵手巧,土布嫁妆是新娘贤惠的象征。

不过,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到20世纪40年代,崇明土布生产已日渐式微。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棉纱实行统购,现代机织布形成生产规模,崇明土布纺织业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带着乡野气息的土布不再流行,大多数土布只能“压箱底”。

崇明人一直在孜孜不倦地探索如何更好传承推广土布文化,尝试用现代的设计理念展现土布中蕴含的浓浓乡愁。2013年,“崇明土布馆”在崇明江南三民文化村开馆。2015年4月,崇明土布纺织技艺被列入县非遗名录,之后被正式列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17年,崇明区向化镇也开了个土布传承馆,陈列、展览着上千件崇明土布收藏品,还出售土布文创产品,如茶席、衣饰、鞋包等。

“外婆织出来的是布料,更是往昔美好的岁月。我制作的衣服是祖孙之间情感的传递,更是文化的传承。”梅浩洋告诉记者,他将这4件崇明土布衣服作为一个系列,命名为“崇·生”。“再好的东西、再好的原料,只有把它设计成产品、商品,让它进入市场、进入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才能得到‘活性传承’。土布新做是一种‘重生’,其实崇明土布也可以很洋气。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看到土布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