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一线”入党的黄河人郭建民:坚守初心,当好薪火“传承人”

2021-09-01 20:00:07 作者: 救援“一线”

郭建民自述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园园 通讯员 孙创 整理

人物档案:

1973年出生, 2008年5月入党

1993年至1994在利津黄河河务局工作

1994年至今在黄河河口管理局工作

虽然已经过去十三载,但当初自己写在入党申请书上的话,我仍记忆深刻。2008年5月,我在四川绵竹参加抗震救灾,经历的一幕幕,让我深刻感受到越是最危险的时刻,越能看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也是在那个时刻,我立志成为其中一员,在救灾一线递交入党申请书。

事情还得从最初说起。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地震,灾情严重。作为千里之外的黄河职工,那几天,我一直在想自己应该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帮助灾区人民。5月18日11时,我所在的黄河河口管理局收到黄河防总通知,要求成立黄河第四机动抢险队驻扎绵竹市石亭江,负责河道疏通、排险泄洪等任务。得知这一消息,我第一时间找到领导,“让我去!”就这样,我成为抗震救灾抢险队一员。

时间就是生命,灾情就是命令。简单收拾了一下行李和装备后,5月18日18时,我和队友们从垦利启程,踏上支援灾区的征程。当时我驾驶带队车辆,一路上看路线、找方向、防余震,眼睛瞪得溜圆,不敢有丝毫大意。入河南、陕西,翻秦岭穿隧道,两天急行2200多公里。20日18时,我们抵达绵竹抢险救灾任务区。

我们的抢险区与驻地相距20多公里,每天我开车带着队友们往返。本来山路就崎岖,那时路面还有裂缝,电线杆也歪斜在路上,不时还有石头从山上滚下……面对这样的情况,不紧张是不可能的,但看着队友们勘察现场、设计方案、紧张施工,就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技术上帮不上忙,但简单的体力活我还是可以干的。所以一有空闲,我就跟着队友们一起做测量、搬石头。当时就觉得,这么远来灾区,能多做一点就多做一点。

那段时间,灾区人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感谢党和政府,感谢人民解放军”。我知道,那是发自肺腑的,是由无数话语和情感凝结而成的,分量感十足。这也极大地增强了我迫切想要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信念和决心。5月26日,在简陋的帐篷里,我将沾有汗渍的入党申请书交至抢险队临时党支部,成为第一个递交入党申请书的队员,面朝党旗庄严宣誓。

在灾区的抢险经历,对我来说,是思想上的升华、精神上的洗礼、意志上的磨砺。在这里,我亲眼见证了灾区人民的坚强抗争、社会各界的守望相助、抢险救援的拼搏无畏、党和政府的人民至上;在这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呈磅礴之势迸发,伟大的抗争救灾精神呈鼎沸之势彰显。

而我也很荣幸的成为和平年代“火线入党”的一员。

对党说句心里话:

一段经历、一身正气、一个信念 、一份党情、一颗爱国心。十三载稍纵即逝,我也由当初的赤诚青年司机,变为现在黄河河口管理局房管科一员,变化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初心。星河攒动,灯影人涌,日夜更迭,万象一新。我们正走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赶考路上,这是大有可为的时代,我也将继续以“欲穷大地三千界,须上高峰八百盘”的自强,学好党史“必须课”,当好薪火“传承人”,坚心守志、锤炼党性、脚踏实地,朝着建设幸福河的目标全力奔跑!

来源:齐鲁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