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心脏的小陈↑
一周内连闯三关
受捐心脏人为我省疫情以来首例
8月30日,是心脏移植患者小陈重获“心生”的第7天,这1周时间里,小陈渡过了三关:移植心脏心功能恢复关、排斥反应关、感染关,这三关的渡过标志着小陈的心脏移植手术成功了。1日,他已经能独立坐起来了。
脱离危险的小陈告诉医护人员,现在心慌、气短、腹胀的症状都没有了,腿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松快”。小陈的各项生命体征平稳,顺利拔除了气管插管,躺在病床上的他,激动地对前来查房的谢宝栋教授和特护团队竖起了大拇指。在心外科团队的精心治疗照料下,小陈的情况逐渐好转。目前他的心功能数值由手术前的19%升高到正常的65%。
心脏移植作为难度最大的器官移植手术,除了对术前、术中的技术水平,以及团队配合要求苛刻之外,对术后的管理也非常严格。医生介绍:“因为患者用了不少免疫制剂,机体免疫力受到很大限制,所以对术后无菌环境要求很高。”小陈每天摄入的饮食和穿的衣服,甚至是医护人员的衣服,都经过严格的无菌处理,小陈还需要在这种“安全的环境”下恢复2周左右,之后就能逐渐恢复正常生活了。
小陈的心脏移植术是黑龙江省新冠疫情以来第一例心脏移植,是我省心脏移植领域在后疫情时代的首次成功实践,为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心脏移植的实践奠定了实践基础。
哈医大一院于凯江院长在查看患者↑
生命尽头时接力生命
器官捐献事业任重道远
2021年6月哈医大一院获得了肾脏移植和心脏移植资质。此前的2014年该院获得国家首批肝脏移植执业资格,并于次年成功实施黑龙江省首例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获取手术,首例器官捐献肝脏移植;同时,该院是黑龙江省内最早开展器官移植手术的医疗中心,是国内较早开展临床器官移植的单位之一,已为众多器官衰竭及肿瘤患者进行了器官移植手术。我省已经有3万余名角膜捐献志愿者,有600余人已实现捐献,为1300余人带去光明;该院血液内科造血干细胞移植病房是黑龙江省最大的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累计完成移植病例数400余例,且患者年龄跨度大,从1岁至56岁不等,其中复发难治白血病占总体的2/3,单倍体移植占90%以上,植活率100%,最长已存活17年。目前,该院已完成肝脏移植43例、肾脏移植8例、心脏移植1例、器官获取64例,为器官衰竭患者带来了新生。
“身为医者,我们和受捐者一样,永远感谢无私的捐献者,他们在生命走向尽头时,接力生命。”肝脏外科主任陆朝阳说,器官移植作为现代医学技术的最高峰,是守护患者健康的最后一道关卡。
“由于器官短缺,有许多危重患者都等不到器官捐献,就过早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给自己和家人都留下了无尽的遗憾。就以角膜来说,我省大约有5万人因各种角膜疾病需要角膜移植,并且患者正以每年5000人左右的数量递增,角膜捐献数量还远远不足。”哈医大一院院长于凯江表示,器官捐献事业任重而道远,太多的患者在黑暗和绝望里等待,作为医生,希望有更多人让自己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得以延续。
作者:周汐遥 王玉 记者 徐日明 编辑: 王晓宇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