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北京高考分数线预测

2021-04-06 10:24:09 作者: 2021年北

高职(专科)平行志愿投档时,根据考生所填报志愿顺序,投档到排序在前、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符合要求且有计划余额的志愿。当报考同一志愿录取总成绩相同的考生人数大于该志愿计划余额时,将依次比较语文、数学、外语成绩(美术类依次比较美术统考、语文、数学、外语成绩),对单项成绩高者进行投档,直至完成该志愿招生计划,单项成绩均相同的同时投档。

录取过程中,首先在批次分数线上进行考生已填报志愿的录取,如有高校招生计划未完成,将根据情况依次进行批次分数线上征集志愿录取和降分征集志愿录取。

高考报志愿要形成梯度

填报志愿须有“梯次”,按“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顺序填报相应的院校及专业,充分利用填报机会填足志愿并合理优化志愿,以免出现所有志愿全都投不进的悲剧。具体来说,可以查看2017-2019年的高校各段次投档线,计算超出当年段次分数线的差值,根据自己的高考分数与段次分数线的差值与位次号,确定志愿梯度。以80个志愿为例:

前20个志愿:冲一冲(优势一般)

中间30个志愿:稳一稳(有一定优势)

最后20个志愿:保一保(有很大优势)

以考生本人位次号为参照点,往前、往后若干分数(如20-30分)作为候选,2段3段考生分差可以再拉大些。

怎么更好的填报志愿

当考生知道自己高考成绩后便开始准备高考志愿填报。很多家庭因为高考志愿而开始忙乱起来。忙属于正常现象,乱就有点不正常了。乱是有原因的,主要是因为很多家长没有上过大学,对于大学和专业了解太少。考生忙乱和迷茫主要是分数不太理想,不知道咋样选择专业和大学。

今天我们先说最前置的一点,那就是知道成绩后如何查询能上哪些大学。

我想大部分家长的做法就是翻开本省的高考志愿填报大本,一个个学校看,但这种数据的收集不仅效率低,还不科学,因为人脑很难把前后的数据关联起来。

现在都是大数据时代了,像志愿填报这种大数据量的当然要通过大数据分析来解决,目前国内在这一块做的非常不错,有很多像样的志愿填报系统。

比如我所了解的微页志愿这个产品,他们的数据来源是将每个省份的志愿填报指导大本进行数据整合转成电子数据,然后再人工校对,形成数据基础,再通过数据分析处理和算法计算,针对不同省份不同成绩给出能上的大学列表,并针对每个大学给出录取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