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梳理日本核污染水事件始末

2021-04-19 10:23:01 作者: 央视梳理日本

日本要将核污水排放入海一事在国际上的反响很大,针对日本的骂声不断,甚至日本还自欺欺人称核污水不会对人体健康或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但显而易见这不过是日本为了转嫁负担和风险的手段罢了,那么日本核污染水事件始末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就跟见闻坊小编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央视梳理日本核污染水事件始末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当地时间4月13日,日本政府召开相关阁僚会议,正式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废水排入大海。尽管当地渔民与周边国家对此表示担忧,但日方表示,经评估,核废水不会对人体健康或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日本首相菅义伟表示:“处理核废水是不可避免的问题,我们认为在采取全面措施、消除谣言的前提下,(核废水)排入海洋是现实的。”他指出,政府将采取一切措施保证处理后的核废水安全。

国际原子能机构 (IAEA) 总干事格罗西对“日本宣布决定如何处理在福岛第一核电站中的核废水”的声明表示欢迎。格罗西还指出,国际原子能机构准备为监测和审查该计划的安全和透明执行方面提供技术支持。

东京电力控股社长小早川智明接受日本媒体采访时对此回应,(排污入海)是基于各种会议和各界人士意见作出的决定,他也很担心此次决定带来的舆论影响,但将遵守方针,做好万全的应对机制,向海内外传递正确的信息。

4月13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例行记者会上被问及“核设施都会产生废水”,赵立坚表示,“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了最高等级的核事故,其产生的废水同正常运行的核电站废水完全是两回事,否则这些年日方也没必要用罐子把这些水严密封装起来。”同时,赵立坚向日媒列举各方对核废水入海意见并强调,对于权威机构和专家的意见,日方应予以诚实回应,而不能充耳不闻,更不能罔顾国际公共利益,将福岛核废水往海里一倒了之。

日方实在不该自欺欺人!

日方将核污染水排向大海,幻想一倒了之,实则自欺欺人。如此行为,究竟能了什么?

即便能卸掉收拾核事故残局的负担,也断不了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后的恶性循环。

在日本经济产业省内部,围绕福岛核污染水处理问题进行过多次讨论,提出了包括蒸发释放、电解排放稀释入海、地下掩埋以及注入地层等5种方案。日方声称,排放核污染水入海是“成本最低、最易操作”的方案。

显而易见,为了转嫁负担和风险,日方选择了自私自利、不仁不义。

日本国内反对排污入海的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对于其他方案,日本政府和东电不是不可为,而是不想为。

4月15日,联合国有关人权专家发表共同声明指出,考虑到以海洋排放方式处置福岛核电站事故核污染水并非唯一可行的选择,日本的决定尤其令人失望,呼吁日本切实履行防止有害物质泄漏并对其行为造成的风险进行充分评估。

海洋是人类共同财产,福岛核电站事故核污染水处置问题绝非日本的家务事,不可能任由日方一意孤行。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及早通报核事故公约》《核安全公约》等,日方应当承担通知并充分协商环评监测、采取预防措施确保危险最小化、保障信息透明等国际义务。中方召见日本驻华大使并提出严正交涉,韩国外交部召见日本驻韩大使提出严正抗议,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发表声明提出批评,太平洋岛国论坛要求进行独立专家评估,菲律宾总统府发言人强调污染环境者应当付出代价……日方必须明白,捍卫生命健康权利,正义必不会缺席。

良知尚在否?奉劝日本政府认清自身责任,秉持科学态度,履行国际义务,撤回错误决定,深入评估福岛核电站事故核污染水处置方案可能带来的影响,主动及时地以严格、准确、公开、透明的方式披露信息,严格接受中国、周边国家等利益攸关方和有关国际机构实质参与的国际评估、核查和监督,在各方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再慎重决策,在此之前不得擅自排放。

核废水入海有什么危害?

根据东京电力公司数据,核废水中包含63种放射性物质。

东京电力公司表示,经过处理,核废水中的绝大部分放射性元素都可以清除,但是“氚”没有办法彻底清除,到时会将核废水中的氚浓度稀释至日本国家标准的1/40(即1500贝克勒尔/升),是国际卫生组织设定饮用水标准10000 贝克勒尔 /升的1/7,不会对海洋造成污染。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