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增本土确诊1例 无症状28例

2021-08-02 11:08:47 作者: 河南新增本土

自湖北武汉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医疗机构的院感防控一直是新冠疫情防控的重点,也被国家卫健委称为不可突破的底线和红线。

新冠疫情爆发早期,有三千多名湖北医护人员感染新冠,随后在驰援湖北省的4万多名医护人员都无人感染,关键在于院感防控是否到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局长焦雅辉此前在多次新闻发布会都提到,针对医疗机构院感防控问题,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至关重要。医政医管局向全国广大医疗机构提出“医疗机构零感染”的目标、“零容忍”的原则,明确如果因为管理不到位或者责任心问题导致院感事件,要坚决严肃查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决不姑息。

但从去年上半年黑龙江出现院感漏洞到去年下半年山东青岛暴露的院感问题,再到今年初石家庄新冠疫情中两家医院被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通报院感防控不力,院感防控这条红线已多次被触碰,为何院感防控总有漏洞?每次疫情都暴露了哪些问题?

哈尔滨院感事件暴露陪护的制度有漏洞

2020年4月,境外输入病例导致的哈尔滨疫情反弹期间,因院感工作不到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哈尔滨市第二医院接连失守,两家医院相继停诊、封院,哈尔滨市第二医院8名医护人员感染,216名医护人员被隔离。

事后,哈尔滨市卫健委披露自查院感事件原因,导致院内感染的第一个因素是,确诊患者(当时未确诊)的陪护经常在走廊休闲区扎堆聊天,此休闲区离护士站很近;第二个因素是确诊患者需要进行大型辅助设备检查,因此会离开病区,对其他地方造成污染;第三个因素是医院公共服务设施,比如开水间、密闭空间的电梯等,这些因素导致发生院内感染。

2020年4月17日黑龙江省纪委监委下发通报,对哈尔滨市近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不力的18名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追责问责。其中涉及三家医院,哈尔滨市第二医院、哈尔滨市胸科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共计13人被给予处分。

2020年12月3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上,焦雅辉总结经验教训时提到,黑龙江哈尔滨院感事件暴露出来最主要的问题,一个是发热门急诊医务人员的意识不强;另外医院的探视、陪护的制度有漏洞。

为此,国家卫健委要求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减少陪护,如果一定要陪护则要相对固定陪护人员,并且所有入院的人都进行核酸检测。还要求医院对于入院的病人建立缓冲病房,凡是经过核酸检测排查感染风险后,再从缓冲病房进入到专科病房。

青岛院感事件起因新冠病人和正常就诊病人共用CT设备

去年10月,山东青岛也发生了一起出现12例新冠病毒感染者与青岛市胸科医院高度关联的院感事件。起因是青岛港疫情两名感染者在青岛市胸科医院隔离观察期间离开封闭病区到CT室检查,因防护、消毒不规范,导致CT室被病毒污染,进而传染了次日上午到同一CT室检查的住院病人和陪护,并将病毒带入结核病区,导致这起疫情在医院内传播。

也是因为这起院感事件,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隋振华被停职,青岛市胸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邓凯被免职。

青岛这次院感事件主要暴露出来问题是指定了不具备条件的医院作为定点医院,并且新冠肺炎病人和正常就诊的病人存在交叉。

焦雅辉也提到,这次问题让国家卫健委重申要把新冠病人和非新冠的病人严格区分开来,定点医院要独立。如果实在不能独立,也要在独立的区域做到人流、物流、空气流的严格分开,绝对不允许交叉共用医院的设施和设备。

我国对传染病病房布局,历来有“三区两通道”的要求,“三区”包括清洁区、缓冲区和污染区的设置,“两通道”则是指进出隔离病房要从两个单独的通道经过,不能走“回头路”。

石家庄两家医院被通报院感防控不力

今年初,河北石家庄机场附近的一个小村庄暴发新冠疫情,期间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人民医院、新乐市中医院均发生了医务人员、住院患者以及陪护、护工等确诊新冠肺炎的情况。

1月1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的通报显示,当时已有14例核酸检测阳性感染者与这两家医院有关。为此还组建了国家、省联合调查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