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心理学家桑代克通过饿猫迷笼实验,总结了学习的三大定律,分别是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准备律是说在学习前必须有所准备,才能在实行学习计划时感到满意,练习律则是指必须反复练习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而效果律是说学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练习的积极性,下面就跟着女模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桑代克的三大学习定律
桑代克这三大学习定律是在饿猫迷笼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主要就是三个规律: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据桑代克说学习就是要遵循这三条重要的原则,才能事半功倍。
三大学习定律主要是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准备律就是说在学习之前,学习者必须有所准备,才能在实行学习计划时感到满意,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预习。
三大学习定律的第二条就是练习律,通俗的来说就是在学会一个反应时,必须反复的练习这个反应,才能达到越来越好的效果,也就是练习的越多,这个反应就会越熟练,你就会变得越强。
学习定律的最后一项就是效果律,简单来说就是学习达到的效果直接影响了你对于练习的积极性,学习的效果越好,动作的重复率就会越高,但当一个动作所跟随的是一个不满意的变化,那么这个动作的重复率会下降。但是桑代克后来发现惩罚并不一定会导致重复率下降,于是便取消了效果律中的消极面。
桑代克的迷笼实验
桑代克曾经用一只饿猫做过一个实验,他将饿猫放入带有三种机关的迷笼,并在笼子外放上了一条鱼,让猫随机的触发开门机关,多次反复这个过程,直到饿猫学会如何开门,桑代克记录下饿猫学习所用的时间,制成曲线,并意外的总结出了试误说以及三大学习定律。
桑代克三大学习定律的实例和启发
准备律
就拿学生学习来说,准备律就是先有学习的动机,学习才能发生,通俗来讲就是想学习才能学的进去,就像差生为什么会说自己学不好,因为他们没有学习的动机,不想学就肯定学不会,或者学的很吃力。
所以由此可以看出,教师除了需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更主要的目标还是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据调查,中国约有50%的独生子女学过钢琴等乐器,但是学生在这里是出于被动的,即使学会了,也很难有好的学习效果,所以还是应该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练习律
再来就是练习律,也是同样的例子,好学生的学习成绩好,也是由于长时间的做题练习,才能达到融会贯通的地步。就算是天才也是需要练习的,只是练习的时间比常人短罢了,不通过练习是一定学不会东西的。
效果律
最后一个就是效果律,人学习东西都是有目的的,学生努力学习就是为了能取得好成绩,已经工作的人下班学习技能,也是为了获得更好的收入,提高生活质量。所以学习后的效果变得至关重要。
要是长时间的反复学习,效果却都不好,那么人的积极性就会被打击,也就逐渐的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就又回到了第一点,丧失了学习的动机,就会减少学习的重复性,这形成似乎形成了一个循环,最后的结果就是什么也学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