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古人还会在土层中掺入石灰或糯米浆糊,这样能让土层愈加健壮,添加开掘的难度。古代没有混凝土,但古人会在泥浆中掺入石子瓦块,能起到与混凝土相似的效果。
为什么古代窖藏不一次性填满一层,而是分层放置呢?
由于分层放置后,就算有响马盗挖了窖藏,往往只会发现表面上的一层,疏忽基层。更奇妙的是,古人存钱一般是赚一点存一点,分层放置比较便利。除此之外,窖藏的地址一般会选在卧室地下或猪圈、茅房下。埋在卧室中每天都能检视,比较安心,埋在茅房、猪圈里则更能欲盖弥彰,谁会想到主人把宝贵的宝物藏在臭不可闻的当地呢?我国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商代的“后母戊鼎”,在出土之前便是选用窖藏的方法处理的,窖藏“后母戊鼎”的人家将这尊国之重宝储藏在茅房之下,千百年来不为人知。
古人存钱还有个较为极点的方法,但选用这种方法存钱过分费事,所以很少有人选用。话说有个暴富的晋商,他觉得把金钱窖藏到地下、塞进墙面夹层或寄存到钱庄里都不保险。思来想去,晋商想到一个绝妙的方法,那便是将银子熔炼成汁,浇入地板中。这种方法太出其不意,完全断了响马的想法。就算响马发现了被浇筑进地上的银子也无法将银两抠走,不过,这种方法防外贼很有用,便是无法抵挡家贼。晋商的子孙发现了地板的奥妙后,隔三差五用刀子撬些银两下来,没几年便将晋商的银地板撬光了。
大多数人家,都喜爱用窖藏这种方法埋藏家产,有时埋藏者生前没来得及将隐秘交待给子孙便一命呜呼了,这笔产业也就变得不为人知了。若干年后,当祖宅被变卖,新主人搬迁新居,破土动工对老宅进行翻修时,往往会挖出前人留下的财宝,发一笔横财。所以,后人在搬迁或拆迁时,往往会在老宅“挖地三尺”,把屋前屋后的土壤“耕耘”一番,寻觅祖先留下的财富。
从史猜中,咱们常常能看到古人“挖宝”的记载,《梦溪笔谈》中,就记载了这样的故事:
在其时的洛阳,许多有钱人都喜爱将金银窖藏到地下,这简直成了约定俗成的规则,每个人都心知肚明。正所谓“富不过三代”,财主的子孙往往是些懒散的败家子,他们坐吃山空散尽家财,甘愿变卖祖产也懒得挖老祖宗留下的宝物。在变卖祖宅时,还会向买主索要一笔“掘钱”。
朝中大员张观相中了一处大宅,在买房时卖家三番两次向他索要这笔“掘钱”,张观先后付出了一千多缗,卖主才善罢甘休。其时街坊都觉得张观亏大了,没成想张观在扩建房子时,竟真的挖出一笔横财。听说,张观挖出一个石盒,里边放着几百两黄金。除掉买房及付出“掘钱”的费用,张观还小赚了一笔。
相传,苏东坡也曾有过这样的奇遇:
苏东坡在金山寺读书时,寄住在金山寺里。年青的苏东坡比较落魄,连处理温饱都成问题,某日苏东坡在禅房里穷极无聊,在床底下挖来挖去,竟真让他挖出一罐银子。不过,苏东坡不贪财,将罐子原封不动又放回原处。后来苏东坡蟾宫折桂,想起了那罐银子,便嘱托家人将银子取出,用来补葺金山寺。
与现代不同,尽管我国在很早之前就已呈现了纸币,且自纸币呈现后一直在市场上流转,但古人对纸币并不伤风。或许是由于纸币这种价值不定的钱银远不及保值的“硬通货”来得真实,所以,古人在适当长的时间里选用其它等价交换物。
那么,是什么等价交换物呢?是保值的金银吗?
非也,是铜钱。
铜比金银产值更高,且与金银相同“坚硬”,若非社会动乱,铜钱的价值是有保证的。所以,古人的“小金库”里,存的最多的便是铜钱。前文中咱们说到的窖藏,最适合储存铜钱。在现代考古发现中,一些出土的窖藏铜钱乃至是以“吨”为单位来核算的,可见古人有多宠爱铜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