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赵魏都出自晋国,三家分晋之后却相爱相杀了百年!

2021-01-07 02:12:32 作者: 韩赵魏都出自

image.png

  赵武的影视剧形象

  前497年,魏、赵、韩、智、范、中行六家和平相处17年后,战端复兴。这次,魏、赵、韩、智四家联合进攻范、中行两家,两边的战役继续七年之久,终究以范氏和中行氏的全面失利而告终。前478年,智瑶接任赵鞅(赵武的孙子)执政,他盛气凌人,狼子野心,在前458年联合魏、赵、韩三家分割范氏和中行氏的封邑后,又在前453年联合魏、韩两家进攻赵家,把赵无恤(赵鞅的儿子)围困在晋阳,赵无恤在紧迫时间策反早已对智瑶不满的韩虎(韩起的玄孙)、魏驹(魏舒的曾孙),联合韩虎、魏驹反杀智瑶,分割智氏的封邑。至此,晋国的政治舞台上只剩下魏、赵、韩三家。

  在生活中,三角形结构是最安稳的,政治上亦是如此。魏、赵、韩三家联合执政后,晋国再也没有迸发过内战,他们静静地消化成功的效果,把晋国一切的东西变成了自己的家产。前403年,周皇帝正式封爵魏斯(魏驹的孙子)、赵籍(赵无恤的侄孙)、韩虔(韩虎的孙子)为诸侯,使魏斯、赵籍、韩虔由大夫变成国君。前376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废掉晋静公,名存实亡又苟延残喘的晋国从此完全消失。

  三国争霸

  三家分晋被视为战国时代的初步,这标志着春秋时代“世卿世禄”的社会体系已然被前史筛选,而怎么习惯新的前史环境,就成了战国时代各国操控者有必要面临和处理的问题。

  想要处理新时代带来的问题,最有用的方法莫过于实施变革了,可是,变革会冒犯许多既得利益者,操控者假如开罪这些既得利益者,是一件非常风险的工作,故而,操控者对变革往往非常稳重,乃至防止变革。当然,这是在老牌国家常常产生的工作,对新兴国家来说,既得利益者便是操控者,他们对变革的诉求反倒非常剧烈。魏文侯,即魏斯,魏氏宗族史上第一个成为国君的人,首要对新形势做出了反响。

  魏文侯委任李悝为宰相,进行了战国史上的第一次变法。李悝清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实施鼓舞农业生产的土地变革,促进了魏国经济的快速开展。此外,魏文侯还委任吴起变革军事,树立专业的步卒——武卒。有了雄厚的财力和勇猛的兵士,魏文侯便能继续对外开疆拓土。不过,魏文侯没有四面开战,他联合韩国和赵国,把秦国作为自动方针。前407年,魏文侯向赵烈侯借道,派大将乐羊消亡了中山国。前389年,秦国出动五十万大军进攻魏国,魏文侯派大将吴起指挥五万武卒反击,吴起在阴晋大北十倍于己的秦军,使魏国牢牢操控住了河西之地。

image.png

  魏文侯的影视剧形象

  在魏文侯的管理下,魏国敏捷完成了兴起。前387年,魏文侯逝世,其子魏武侯即位。魏武侯狼子野心,初步向东扩张,前386年,魏武侯使用赵国的内争进攻邯郸,被赵敬侯击溃。前383年,魏武侯再次进攻赵国,在兔台打败赵军。魏国和赵国的联盟尽管呈现了裂缝,但并不阻碍魏武侯在前376年和赵敬侯一同分割晋国终究的土地。

  俗话说苍蝇不叮没有缝的鸡蛋,赵国自赵无恤之后,频频产生内争,究其源头,就在于赵无恤改变了嫡子承继制,改立侄为承继人,创始了非嫡子能够承继君位的先例。赵无恤的侄子赵献侯继位后,赵无恤的弟弟赵桓子废掉赵献侯,自立为家主。赵桓子身后,赵献侯复位。赵献侯身后,其子赵烈侯(即赵籍)继位。赵烈侯身后,其弟赵武公夺位。赵武公身后,赵烈侯的儿子赵敬侯继位,赵武公的儿子不甘心失掉君位,便发起暴乱,暴乱失利后,他又勾通魏武侯进攻邯郸。前375年,赵敬侯身后,其子赵成侯继位,赵国再次迸发内争,这次发起暴乱的人是赵成侯的弟弟,当然,赵成侯是终究的成功者。总归,赵国的开展伴随着频频的内争。

  同一时期,韩国的开展稳步向前。韩景侯,即韩虔逝世后,其子韩烈侯、孙韩文侯、重孙韩文侯、玄孙韩哀侯相继继位,四位国君与周边国家不断作战,使韩国的实力不断增加。前376年,韩哀侯和魏武侯、赵敬侯一同分割晋国了的土地。前375年,韩哀侯又消亡了郑国,并把国都迁到新郑。前371年,韩哀侯被刺杀,其子韩懿侯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