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卫穿的服装叫什么?锦衣卫有哪些装备?

2021-01-09 22:06:09 作者: 锦衣卫穿的服

  锦衣卫穿的服装叫什么你知道吗?不知道不要紧,小编告知你。

  锦衣卫、飞鱼服、绣春刀,近些年来有许多影视剧的呈现,让人们对明朝时期的这个间谍组织越来越了解,而许多人大约仍是以为,飞鱼服和绣春刀便是锦衣卫的标配了吧?事实上,这些是锦衣卫的配备,但却不是仅有仅有的配备,锦衣卫除了飞鱼服之外,还有一些什么样的服装呢?而飞鱼服已然叫飞鱼,为什么上面的斑纹却不是鱼,而是龙?

image.png

  1.飞鱼是什么

  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在搞清这个问题之前,咱们首先要澄清什么是“飞鱼”。

  “飞鱼”这个词语出自《山海经》:“其状如豚而赤文,服之不雷,可以御兵。”《林邑国记》记载:“飞鱼身圆,长丈余,羽重沓,翼如胡蝉。”飞鱼是一种龙头、有翼、鱼尾形的神话动物,其形象并不是我们幻想的像“会飞的鱼”,而是像蟒,有许多人对蟒不了解,误以为是龙。

  飞鱼服是补色为“飞鱼”的袍服。是明代锦衣卫朝日、夕月、耕耤、视牲、祭历代帝王所穿礼衣,由云锦中的妆花罗、妆花纱、妆花绢制成,佩绣春刀,除此之外只要蒙皇帝恩赐,才可穿戴,是明代仅次于蟒服的一种二品赐服。 据《明史·舆服志》记载:“嘉靖十六年,群臣朝于驻跸所,兵部尚书张瓒服蟒。帝怒曰:‘尚书二品,何自服蟒’。张瓒对曰:‘所服乃钦赐飞鱼服,明显类蟒,非蟒也’”。

  飞鱼服是个大称号,但凡装修有飞鱼纹样的衣服都叫飞鱼服,而纹样包含这样过肩式的、补子式的等等,衣服款式则各种都可以。

  飞鱼的形象和蟒类似,也有两只角。所谓飞鱼纹,是作蟒形而加鱼鳍鱼尾为稍异,非真作飞鱼形。飞鱼纹,《山海经·海外西经》:“龙鱼陵居在其北,状如狸。”因能飞,所以一名飞鱼,头如龙,鱼身一角,服式为衣分上下二截相连,下有分幅,二旁有襞积。

  飞鱼服是次于蟒袍的一种盛大服饰。至正德年间,如武弁自参(将)游(击)以下,都得穿飞鱼服。嘉靖、隆庆年间,这种服饰也颂及六部大臣及出镇视师大帅等,有恩赐而服者。

  官员要有必定等第才答应穿戴飞鱼服,为宴会所用。逐步发展为官服,首要是锦衣卫所穿。

image.png

  2.绣春刀和飞鱼服

  现在一说到“锦衣卫”三字,许多人脑子里会当即映出盛行影视作品中刻画的锦衣卫官员规范形象:身着飞鱼服,腰佩绣春刀,飞檐走壁,武艺高强。

  “飞鱼”便是尾巴像鱼尾的四爪龙,首要是以大红为底色,以云缎、闪缎、云绢、纱、罗等为底料,选用织金、妆花等杂乱工艺,胸前为龙头和龙爪,龙身绕过膀子,龙尾甩到死后。当然飞鱼服不是每个锦衣卫都有资历穿的,而是要有必定等第,大略是归于锦衣卫巨细头目才答应穿戴飞鱼服。

  “绣春刀”现在并没有确凿的什物传世,但据史学家考证,以为绣春刀刀鞘上面有鞘裙,裙底织有排穗,刀身比一般的腰刀要短小些,刀的全身有弧度,便于拔出和守刀。

  锦衣卫从事着捍卫皇帝、暗护忠良、探听倭寇、保国卫民等崇高而又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作业,堪比古代的007。锦衣卫具有自己的诏狱——锦衣狱。被捕者一旦走进诏狱大门,十分之九便无生还之理。锦衣卫履行侦查和缉拿等使命的部队则称为缇骑。缇骑的数量,最少时为1000,最多时多达6万之众。

  《明史·刑法志》记载:“胡惟庸、蓝玉两案,牵连且四万。”足见其酷烈程度。作俑之始,便是皇帝心术不正的产品,所以其后遗症也特别严重。

  洪武二十年(1387年),朱元璋命令焚毁锦衣卫刑具,所押罪犯转交刑部审理;一起命令表里狱悉数归三法司审理,将锦衣卫废弃。

  可是明成祖朱棣夺得皇位后,为了稳固控制,又康复锦衣卫。明初两代皇帝重用锦衣卫,后来又有了东厂、西厂、外行厂,直到明朝末年,四大恐怖组织才闭幕,从此完全消失。

image.png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