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满族统治后禁止汉女入宫是真的吗?原因是什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稍微了解一点清史的读者都知道,有清一代,满汉之分贯穿始终,清室保持着它所谓的血统纯正。
可是清室和满族八旗一入关,一面对汉人进行残酷的镇压,嘉兴三屠扬州十日是不忍去回顾的,且大搞文字狱,一句“清风不识字”掉了多少颗人头。一面清室和满清的上层对于汉文化却是推崇有加,清朝入关后所有的皇帝,个个都是早上四点半起床,五点开始背书,一年也不过休息个三两天,个个都是学霸,这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
清朝可以说是全面地接纳了汉族的哲学和传统文化,可是,皇帝的后宫,对汉家女子是紧闭大门的,这一点想想其实不大通情理,中原文化在历史中多次被北方民族统治,但像清朝这样排斥汉女子的情况没有发生过,相反,很多的王朝一入中原,对汉女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才是普遍现象。
多尔衮率满洲八旗入关,刚刚安顿下来,孝庄皇太后就下了一道谕旨:
有以缠足女子入宫者,斩!
其实早在皇太极时期,史料有记载说太宗读《金世宗本纪》时,读到女真人学习汉人衣冠装束,很恼火,他谕令诸王公大臣,不许沾染汉人习气。
这反映了皇太极对汉人的成见极深。有清三百年时间里,满人热衷于学习汉人的文化,可满汉鸿沟之深,是我们今天的人们很难想象和理解的。
满清皇室贵族当然不会婚配汉族女子,其实宫禁之内,就连使役的宫女也没有汉女,紫禁城是汉女的禁地,这才是孝庄太后以及清皇室对待汉女的真实态度。产生这样的态度的根源或者说目的何在呢?
首先,满蒙女真是北方游牧几大部落汇集起来的,从社会形态上还处于半奴隶制的性质。中原文化早在两千年前就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人文思想,从政治上说也早产生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认知。满族取得的军事胜利是建立在明王朝气数已尽的基础上的,准确的说,明王朝也不是女真推翻的,而是李自成,还有很多人忽略了一点,在这个政权交替的几年时间里,正发生着一场惨烈的瘟疫。
满清实现的对中原的统治,本质上是低级文明对高级文明的统治。越是色厉内荏,越是一丝一毫也不通融,本质上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这种不自信一旦被移植到位高者的身上,往往会出现另一种表现,就是对对方的鄙夷和傲慢。
清兵入关,发生了许多惨烈的史殇,如上文提到过因汉人的反抗而导致的屠杀。文化上无法让你屈服,那么就消灭你的肉体,强硬掩盖下的本质,是简单和粗暴,是不自信。
其次,保持所谓贵族血统的纯正。
胜利的一方愿意不断地强化自己权利的天授属性,不断地强化自己族群高贵的属性,这就有了保持所谓血统纯正的问题。这一点,不光是清代,人类社会自古如此,就算是在今天,在许多的国家,还保留爵位,就是血统问题的遗留。
如果允许汉女入宫,那么一旦生下后代,这个血统就被“污染”了,不但给列祖列宗没法交代,对于活着的“纯种”的人们也无法交代。当然,清室不懂血缘越远越有利于优化后代,这是今天基因遗传科学解释,弄到最后,同光宣三代帝王没有一个能生下孩子,为什么呀?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血统太过“纯正”了,遗传和基因质量越来越差,搞得清王朝断了子绝了孙。
最后,满族对于汉族女人裹脚陋习深恶痛绝。
不同于汉族人眼里性感异常的三寸金莲,以及在这种人为摧毁下导致女人走路的摇摇摆摆的风情,当然,很多的文学作品里将此描绘成“莲步轻移”。满族人却欣赏不来这种弱柳扶风的病态。北方游牧民族,生活在马背上,女人一样要骑马,自然不能像农耕民族的小姐那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种田她们不行,打仗更不行,所有费力气的生产活动都让女子走开,汉女也就是在针黹上可以大放异彩,还有最重要的一项就是生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