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赵匡胤的后代结局如何?竟在南宋重新登上皇位

2021-05-13 14:10:01 作者: 宋太祖赵匡胤

  赵光义坐上皇帝的位置后,赵匡胤的后代怎么样了?对赵匡胤后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宋太祖赵匡胤虽然是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登上了皇位,但是,他却结束了五代十国的乱世,让天下百姓重新过上了相对安宁的生活。因此,不管是在朝臣,还是在百姓中,他都拥有极高的威望。

image.png

  赵匡胤虽然杯酒释兵权,解决了开国将领手握重兵的问题,可是,对于皇位继承的问题,却跟历史上很多的皇帝一样,没有解决好。

  宋太祖赵匡胤暴毙,宋太宗赵光义继位

  一场纷飞的大雪,一场兄弟两人之间的宴席,“斧声烛影”之后,赵匡胤竟在当夜突然暴毙,不免让人觉得宋太祖之死实在是太过蹊跷。特别是之后发生的事,更让人可以断定,赵匡胤之死,肯定与其弟赵光义有关。

  据司马光所著《涑水记闻》记载,宋皇后发现赵匡胤驾崩后,命大太监王继恩去召秦王赵德芳入宫。很明显,宋皇后是想让赵德芳继承皇位,但是,王继恩却跑去了晋王赵光义的府邸。

image.png

  在赵光义府邸门口,王继恩又遇到了早已等候在此的医官程德玄。然后,两人一起入府拜见了赵光义,并与赵光义入宫,到了赵匡胤的寝殿。

  宋皇后听到王继恩回来,问道:“德芳来耶?”

  王继恩回答:“晋王至矣。”

  宋皇后见到了赵光义,“愕然”,根本就没想到。好在,宋皇后出身名门,立刻就明白了一切,这是赵光义勾结了王继恩、程德玄要夺取皇位。宋皇后便对赵光义说:“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宋皇后在这种情势下,也只能支持赵光义了。

  赵光义倒也不含糊,绝对是表演专业科班出身,哭着对宋皇后说:“共保富贵,无忧也。”

  赵匡胤可怜的四弟

  赵光义虽然口上说“共保富贵”,他真能做到么?表面上还是要做到的,但是,威胁其皇位的人,却都是要被除掉的。

  赵匡胤共有五兄弟,老大赵匡济早逝,老五赵光赞早夭,所以,就剩下老二赵匡胤、老三赵光义和老四赵廷美。

  赵光义为了证明自己得位的合理合法,跟赵普一起策划了一个“金匮之盟”。按照盟约,赵匡胤死后传位赵光义,赵光义死后传位赵廷美,也就是“兄终弟及”。

  如果按照这一原则,那么赵廷美就是储君。一开始,赵光义似乎也要这么做,封赵廷美为齐王,任开封府尹兼中书令。开封府尹,很长时间都是储君担任。之后,又改封赵廷美为秦王。

  可是,赵光义还是想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因此,在太平兴国六年(981年),赵光义开始指使人诬告赵廷美,并在第二年将赵廷美谪任西京留守,即洛阳留守。很快,赵廷美又被举报暗中跟兵部尚书卢多逊勾结,意图谋反。赵廷美被罢官,降为涪陵县公。雍熙元年(984年),赵廷美又被迁往房州(现湖北房县),很快病逝。

  相对而言,赵廷美去世还比较晚,而赵匡胤还在世的两个亲生儿子,去世得更早。

  赵匡胤两个在世的儿子

  赵匡胤总共有四子,长子赵德秀和三子赵德林早夭,剩下了次子赵德昭和四子赵德芳。

  两人一开始,都受到了赵光义的优待。

  赵德昭被任命为了京兆尹,兼侍中,又获封武功郡王,朝会时位列宰相之上。地位看似很高,却被赵光义处处提防。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赵光义在灭了后汉之后,乘胜率军亲征幽州,试图收复燕云,并让赵德昭随征。根据《宋史》所载:“军中尝夜惊,不知上所在,有谋立德昭者,上闻不悦。”可见,赵匡胤的余威尚在,赵德昭作为赵匡胤的儿子,号召力还是很强大的。但是,这也让赵光义起了杀心。

  此次出征,先取了北汉都城太原,获胜理应奖赏三军。但是,征幽州赵光义败了,所以,之前的赏赐也没兑现。赵德昭就去请求灭北汉的赏赐。

  赵光义大怒:“待汝自为之,赏未晚也!”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