匜音同仪,是中国先秦时代礼器之一,用于沃盥之礼,为客人洗手所用。周朝沃盥之礼所用水器由盘、盉组合变为盘、匜组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古代用途
中国古代贵族举行礼仪活动时浇水的用具,出现在西周中后期(约2700多年前),盛于东周。匜形椭长,前有流,后有鋬,多有四足。早期匜为青铜制,汉代以后出现匜金银器、匜漆器、匜玉器。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有“奉匜沃盥”的记载,沃的意思是浇水,盥的意思是洗手洗脸,奉匜沃盥是中国古代在祭祀典礼之前的重要礼仪。匜是商周时期用青铜铸造的一种洗漱器皿,相当于现代的瓢或舀水器,有的有盖,有的体高,有的全身布满花纹,造型不一。
类型
玉匜
春秋时期制作,通长15.3宽8.3高5.3厘米,390克。
据见东周至西汉之古玉,刀工粗细不一,其刀之锋利,可谓切玉如泥也。旧存玉匜-洗具也,乃春秋宫廷之物,遍体水银沁,极其细腻,或大刀阔斧、或深入浅出,仿佛随意乱刻,但斟酌便知,形中有型、左呼右应、龙纹布满全身、上下错落有致,其刀痕全然布露,乃切玉如泥之真相。显然易见,亦不易得之奇珍也。吾遇旧玉数件,方知千百中不一见者,惜矣!
兽形匜
春秋后期,通高22.3cm,宽42.7cm,重4.88kg。
匜浅腹,兽头形曲管式流,龙形鋬,圜底下具4个扁兽足。全器满布纹饰,匜腹上一条条一首双身的螭龙相互纠结,螭目突出,构图明快简洁。龙形鋬的龙首下探,衔于匜尾,龙尾下垂,尾端外卷,龙身隆起作弓形,龙背、龙首处各立一小龙。此龙形鋬造型之生动,装饰之繁缛,在东周铜匜中非常突出。这件铜匜器形精美,做工细致,极具观赏性,堪称同时代铜器中的一件佳作。
青铜朕匜
975年2月,陕西岐山县董家村村民在村西平整土地时,在距地面约一米的深处,发现了一个椭圆形窖藏,内藏有37件西周青铜器,被誉为中国“青铜法典”美称的朕匜就是其中之一。
青铜朕匜是是一件水器,为当时的贵族洗漱用具,这件宝贵的青铜器高器形整体像一只羊,盖前端为虎头,盖面呈琵琶形,四兽蹄足。
朕匜是属于西周中期的盥洗器,椭长形,四足,前有注水的流,后有兽首鋬,平盖,口沿饰窃曲纹一周。通高20.5厘米,腹宽17.5厘米,腹深12厘米,重3.85公斤。收藏岐山县博物馆。器内底和盖共铸铭文一百五十七字,器铭和盖铭连读,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篇诉讼判决书,不仅记载了有史以来最早的民告官案件,也记载了第一次法官受贿的情节。
朕匜不但铭文意义重大,而且造型奇特古朴,因此被定为国宝。它虎头羊足,平盖宽流,鋬手为兽首屈舌,四足为羊蹄,给人以狞厉威严之貌,这在铜匜中少见。器型为匜,而铭文则自名盉,这就明确的告诉人们,西周的匜是由盉演变而来的。已经发现的匜都是周厉王以后时期制作的。这件匜制作工艺讲究,带有西周中期风格,虽然铭文自称为盉,但它却是匜的早期形式,这就清楚了匜的早期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