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是如何产生的?山岳祭祀为什么会受到历代君主的重视?

2021-05-16 08:33:07 作者: &ldquo

image.png

  华山以西是秦国故地,这里的大山是秦国的先祖就进行祭祀的,其中最重要的祭祀点是华山。在秦国故地,岐山、薄山、汶山等低一层次的山也都享受国家祭祀。而在广阔的六国故地,高山大川很多,所以秦人只选择了最具代表性的山川进行祭祀,那就是太室山(嵩山)、恒山、会稽山和泰山。嵩山、恒山、泰山都是东方著名的大山。此时的统治重心主要还在北方,所以并没有选择祭祀南方的大山,只是对吴越地区相传留有大禹神迹的会稽山进行祭祀。

  到了汉初,由于实行分封制,所以各地大山的祭祀权掌握在各国手中。文帝时期借口调整诸侯王封地,将大山祭祀权收归中央,实现了 “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武帝独尊儒术,对儒家经典中的“五岳四渎”的说法开始重视起来。最终在汉宣帝神爵元年(前61年),以诏书的形式确立了对 “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太室、北岳恒山、南岳天柱山”的祭祀。五岳的说法来自儒家经书,而五岳中的其中四岳地点是确定的, 只有南岳有很多争议,主要有霍山、天柱山、衡山三说。到了魏晋南北朝,由于尊奉的学说变了,所以对南岳天柱山的祭祀改为霍山。直到北周时期,才依据《周礼》的说法,定衡山为南岳。隋唐继承周制,自此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太室、北岳恒山、南岳衡山的五岳正式确定。

image.png

  三、封禅——最高的山岳祭祀

  由山岳崇拜衍生出的最高级的国家祭祀,当是封禅礼。“封”和“禅”本是两个概念,封的本义是确定边疆,并在上面植树;后来衍生出起土筑坛,祭祀神灵的意思。禅的本义是郊野的平地,后来引申为在平地上进行祭祀活动。

  早在原始社会,部落联盟的盟主都会进行巡狩,并召集其他部落进行会盟,来确认自己的权力。到了西周时期,正式确立了天子五年一巡狩的制度,天子在巡狩过程中,每途经一座大山,都要祭拜神灵,表明自己的权力是神授的。到了战国时期,在巡狩的基础上,齐国的儒生设计出在高山筑坛祭祀的活动,以象征王者的权力。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六国故地仍有很多不服秦朝统治的反对力量。为了向六国故地的民众说明自己的统治权威,秦始皇在儒生的建议下,决定巡行六国故地,并在泰山进行封禅大典,以在军事统一的基础上实现宗教和文化上的整合。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秦始皇东巡至齐地,登上泰山,寻求儒生的建议准备举行封禅祭典。但儒生的设计古拙难行,秦始皇索性撇下儒生,按照自己的想法登上泰山,立石碑举行封礼,下山后在旁边一座叫梁父的小山上筑坛,进行禅礼。

  自此之后,历代皇帝都十分向往泰山封禅,以求通过神灵对自己的统治合法性进行认证。但很多皇帝虽然有封禅的愿望,但一直没有实现,只有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六位皇帝真正进行了封禅典礼。

image.png

  总结

  山川祭祀是中国古代十分重要的国家祭祀。原始社会就有对于大山的崇拜,而且古人认为高山为天神所居之处,所以最高的山会受到更多的重视,也就是古人说的“岳”。“岳”在文化上象征着一方至尊。享有“岳”的祭祀权,就是与神灵直接进行沟通的象征,也就代表着对这一地区统治的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