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弑帝的事例层见迭出,都有哪些曾被太监害死的皇帝?

2021-08-14 18:24:20 作者: 太监弑帝的事

  四、唐宪宗李纯

  唐宪宗李纯,他是唐顺宗李诵的长子,一生在位15年间,励精图治,重用贤良,改革弊政,勤勉政事,力图中兴,从而取得了元和削藩的巨大成果,并重振中央政府的威望,史称“元和中兴”。后为宦官陈弘志等人谋杀,享年43岁,死后谥号为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

  关于唐宪宗李纯的死因,后世历史学家一般认为是被唐穆宗害死的,裴廷裕的《东观奏记》有详细记载。然而,历史的真相究竟如何?

  《旧唐书·宪宗本纪》:“元和十五年正月庚子,是夕,上崩于大明宫之中和殿。时以暴崩,皆言内官陈弘志弑逆,史氏讳而不书。”意思就是说元和十五年正月庚子这天晚上,唐宪宗突然在大明宫中死去。皇帝猝死,当时都说是太监陈弘志谋杀了皇帝,但史官却隐讳了这件事不记录,以致于详情不得而知。

  五、唐敬宗李湛

  唐敬宗李湛,唐穆宗李恒的长子,唐朝第十三位皇帝,一生在位2年,为宦官刘克明等谋杀,终年18岁,死后庙号敬宗,谥号睿武昭愍孝皇帝。葬于庄陵(今陕西省三原县东北30里)。

  唐敬宗在位期间,根本不把国家大政放在心上,整天游乐无度,沉迷于马球,而且还喜欢半夜在宫中捉狐狸(打夜狐),而刘克明这些宦官就是他的玩伴。

  唐敬宗是一位马球高手,又善手搏,观赏摔跤、拔河、龙舟竞渡之类的游戏从来都是乐此不疲。他还专门豢养了一批力士,昼夜不离左右。他不仅要各地都选拔力士进献,而且还出资万贯给内园招募,很舍得在这些力士身上花钱。敬宗玩兴一来,也就没有了什么顾忌:力士们有的恃恩不逊,敬宗动辄就将其配流、籍没;不少宦官小有过犯,轻则辱骂,重则捶挞,搞得这些人满怀畏惧、心中怨愤。宫中宦官许遂振、李少端、鱼弘志等还因为与他“打夜狐”配合不好而被削职。敬宗这种肆无忌惮的游乐,很快就把自己送上了末路。

image.png

  宝历二年十二月初八辛丑(公元827年1月9日),敬宗又一次出去“打夜狐”,还宫之后,兴致昂然,又与宦官刘克明、田务澄、许文端以及击球军将苏佐明、王嘉宪、石定宽等二十八人饮酒。敬宗酒酣耳热,入室更衣,此时大殿上灯烛忽然熄灭,刘克明与苏佐明等同谋将其害死,时年仅18岁。敬宗死后,群臣上谥号为睿武昭愍孝皇帝。文宗太和元年七月十三日,葬于庄陵。

  六、拓跋焘

  拓跋焘,南北朝时期北魏第三位皇帝,明元帝拓跋嗣长子,一生在位29年,南征北战,统一了中国大部分领土,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在中国历史也是少见的,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雄才大略,聪明雄断的有道之君,值得后人尊敬。

  拓跋焘虽为一位有道之君,但是晚年时期脾气一味暴躁,诛戮过多。而他却又常常在杀完人之后后悔莫及。由于刑罚严酷,国内曾经几度政治混乱。后又在宦官宗爱的煽动下,拓跋焘又逼死了太子拓跋晃。公元452年,拓跋焘被宗爱密谋杀害,享年44岁。

  七、拓跋余

  拓跋余,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四位皇帝,太武帝拓跋焘之子,在位仅八个月。他在位期间常通夜饮宴,乐声不断,一个月之间,国库空虚。他尤爱射猎,出入没有限度,边境告急,不派兵救助,百姓愤恨,而他却很安然。

  拓跋余之所以能够一步登天,坐上龙椅,全凭宦官宗爱的拥立,拓跋余感恩之余,便让其身居首辅之位,掌管三省,总领军事、禁卫。拥有大权后的宗爱随意召唤公卿大臣,滥用权力日益严重,朝廷内外都畏惧他。后来,拓跋余怀疑宗爱将要叛变,于是削夺了他的权力,宗爱愤怒。正平二年(公元452年)十月,宗爱趁拓跋余祭祀宗庙之机,派贾周等人在夜晚杀死了拓跋余。

  拓跋余死后,其侄子文成帝拓跋濬即位,诛杀了宗爱、贾周等人,以诸侯王的礼仪安葬拓跋余,谥号为隐王。

  八、完颜永济

  完颜永济,金世宗完颜雍第七子,金国第七位皇帝。他一生在位5年,在位期间政治日益腐败,而此时,蒙古迅速强盛,多次打败金军。

  公元1213年8月,成吉思汗再次率大军逼近中都。此时负责防守中都北面的右副元帅胡沙虎,在两年前蒙古军南下时,曾临阵怯逃,丢弃西京(今山西省大同市),逃回中都。完颜永济对他非但未治罪,反而仍重用为将。蒙古军逼近时,他仍然一味游猎,不理防务。完颜永济派使臣到军营去严词督促,胡沙虎恼羞成怒,于8月25日凌晨,联络完颜丑奴,蒲察六斤,乌古论孛刺等人反叛,从通玄门杀入中都东华门,占据了皇宫。第二天,劫持完颜永济出宫。不久,派宦官李思中用毒酒将完颜永济毒杀,享年6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