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是新朝开国皇帝,为何在称帝前却赐死长子王宇?

2021-08-14 15:47:26 作者: 王莽是新朝开

  王莽是新朝开国皇帝,不过在王莽称帝前他却赐死自己的长子王宇,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在王莽专权时期,他不让汉平帝和卫氏相见,王宇请求王莽能还政卫氏,还在他老师的建议下把狗血撒在王莽家门口。结果此举引起王莽大怒,直接是将长子王宇下罪入狱,还逼他喝毒酒自尽,最后王宇就这样死了。可能很多人都不能理解这父子俩为什么要这么做,下面就跟来了解下这段历史吧。

image.png

  王莽生于汉初元四年(前45年),父王曼,兄王永。他的姑姑是孝元皇后王政君。在王莽少年时,其父兄先后去世,他跟随叔父们一起生活。王氏家族是当时权倾朝野的外戚家族,王家先后有九人封侯,五人担任大司马,是西汉一代中最显贵的家族。族中之人多为将军列侯,生活侈靡,声色犬马,互相攀比。由于王莽父亲英年早逝并未承袭荣誉,虽然是皇亲国戚,王莽的少年生活过得并不容易,但其酷爱读书,喜欢交友,对待母亲,嫂子都是极为恭敬,故而名声不错。

  对待身居要职的叔父王凤更是照顾的体贴入微,王凤生病期间,王莽日夜守护在床前和衣而睡。王凤也因此十分看重他,临终之时还将其托付给太后和皇帝。有了叔父的嘱托加上之前游学期间积累的好名气,王莽自此仕途进入平坦期,先后接受封侯领地,声名鹊起。

  虽是朝臣大为拥戴,王莽也并非没有烦恼,太后姐姐的孩子淳于长才能与其也可谓分庭抗礼,为了铲除阻碍,王莽私下里网罗罪状最终诛杀淳于长,最为高明的是他自己甚至落得了忠直的名声。成帝崩后,汉哀帝即位,哀帝年幼,太后执掌朝政,王莽势力进一步膨胀,逐渐成为朝中最大的势力集团,成为"安汉公"。深处后宫,即使手握大权,太后也面临着捉襟见肘的困局,朝政的实际掌控权逐渐落入王莽手中。

  王莽有四个儿子,令人怅然若失的是,他的这几个儿子并未因父亲的显贵而同披恩泽,反而有两个都成为王莽政治争夺的牺牲品。

  王莽二儿子王获因杀害奴仆,王莽令其自杀。虽是杀人抵罪,如今理解来似乎并无所不妥,但封建社会,奴仆常常是一个庞大的却容易被忽视的群体,法律对这一群体利益的维护常常要打折扣,失去了人身自由,与之相伴的人权保障也会随之消失。奴隶时代常常有主人去世奴隶大量殉葬的情况,封建时期,虽然已经废除了人殉,奴隶与普通人之间的差别还是顽固地保留着,这与同时期的欧洲社会状况有着惊人的相似。

image.png

  在当时的背景中,王获杀害奴仆对于上层阶级而言并非是件大事,不知是对周礼过于笃信,还是本性慈善,王莽却对这件事上了心,恐怕王获最后也未曾明白父亲缘何令其自杀。王获自杀后,王莽的名气就更大了,大义灭亲,公正之类的赞扬从四方涌来,对于急需积攒名气的王莽而言可谓十分及时。

  相比王获自杀,王莽大儿子王宇的死亡更令人唏嘘,王莽想要专权,故而时刻防范可能威胁的一切力量,皇帝虽幼暂时威胁不到王莽,但皇帝的外戚一方势力并不弱,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王莽通过太后对皇帝生母一方明升暗贬,命令卫氏一方人留守中山,禁止进入京城。

  没有料到的是,王莽自己的儿子王宇却站到了他的对立面,相比父亲王莽的步步为营,王宇对权力的欲望并不大,甚至颇有忧患意识,皇帝虽还未成年,内心早已恐惧皇帝掌权后对自己家族的清算,为了个人命运,也是为了家族利益,王宇想要阻止父亲,先是私自派人与卫氏暗中来往,劝说皇帝生母前去求旨同意卫氏一方进京。

  孝道观念深重的影响下,王宇多次直接向父亲劝说,此时进入事业顺风期的王莽怎会听从,自是嫌儿子杞人忧天,不会将他的劝告放在心上。多次受挫的王宇只好与其师吴章和他的妇兄吕宽讨论对策,吴章也是深谙王莽笃信鬼神,令王宇装神弄鬼惊吓王莽,借此希望王莽还政。

  为了增加神秘色彩,王宇使吕宽半夜拿着血酒泼洒在王莽的门上,怎奈吕宽的做事并不谨慎,被看家的门吏发现。随机王莽就将王宇送进牢狱,并在狱中令王宇饮毒酒自杀,而其妻子由于身怀有孕暂时未深究待到孩子出世,妻子也被杀害。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