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真宗时期,朝堂之上出现了以谁为首的五名奸臣?

2021-08-17 13:13:54 作者: 北宋真宗时期

  北宋时期,宋廷出现了五名奸臣:王钦若、丁谓、林特、陈彭年、刘承珪,这五人被称为“五鬼”,其中王钦若和丁谓最为著名。但关于“五鬼”的来历,后人对《宋史》的记载有所怀疑。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image.png

  王钦若

  王钦若(962年—1025年),字定国,临江军新喻县(今江西省新余市)人。北宋时期大臣,宋真宗、宋仁宗时期两度担任宰相,五鬼之一。

  淳化三年(992年),进士及第。历任秘书省校书郎、太常寺丞、翰林学士、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刑部侍郎等职。澶渊之战时,主张迁都金陵,受到宰相寇准弹劾,出判天雄军。景德三年,寇准罢相后,知枢密院事。大中祥符初年,为迎合宋真宗仙道需求,伪造天书,争献符瑞,促成封禅泰山。深得宋真宗信任。宋仁宗时期,担任秘书监,累官司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玉清昭应宫使、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二度为相,时人称为“瘿相”。

  天圣三年(1025年),病逝,追赠太师、中书令,谥号“文穆”,葬于濠州钟离县(今安徽凤阳)。因主导编纂《册府元龟》而知名。

  丁谓

  丁谓(966~1037年),字公言,小字谓之,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祖籍河北。北宋初年宰相、奸臣、五鬼之一。

  丁谓自幼聪颖,读书过目不忘,淳化三年考中进士,而后历任三司户部判官、工部员外郎、三司盐铁副使等职,大中祥符元年(1008),召为右谏议大夫,权三司使,加枢密直学士。后历任礼部侍郎、参知政事,工、刑、兵三部尚书。

  大中祥符九年(1016)九月,丁谓以参知政事身份任平江军节度使,衣锦归里,“建节本镇,一时为荣“,辽兵入侵中原时,丁谓设法安定边塞颇得时人赞许,不久后,支持宋真宗完成泰山封禅,一时颇受宠信,先后担任三司使、参知政事、吏部尚书、保信军节度使等要职。真宗在位后期,丁谓与首相寇准对立严重,当寇准因立储事件得罪宋真宗时,丁谓趁机向宋真宗诬告寇准密谋政变,促成寇准罢相,最终使得自己登上了首相之位,拜同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玉清昭应宫使,皇太子听政时又历任门下侍郎、左仆射等重要职位,皇太子赵祯即位,是为仁宗,又授丁谓司徒兼侍中之职,一时间位列三公,显赫无比。旋即因包庇宦官之事受到群臣弹劾,被一贬再贬,明道年间,丁谓授秘书监致仕,景祐四年(1037),去世,归葬于苏州城西华山习嘉原。

  林特

  林特(公元951~1023),字士奇,约生于后周广顺元年(951年),福建宁德人,生于福建顺昌。祖父林揆(福建霞浦长溪人)仕闽,于后唐长兴四年(公元933年)任顺昌县令,故定居顺昌。父林延安、子林洙迁居福建宁德南埕。

  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携带自写的文章进谒南唐国主李璟。李璟奇之,命作赋,顷刻而成。因而被授为兰台校书郎。

  北宋开宝八年(975年),南唐亡,林特归宋,宋太宗任为长葛(今河南省长葛县)县尉。又先后改任遂州(今四川遂宁县)录事参军、大理寺丞和陇州(今陕西陇县)通判等职。端拱元年(988年),经宰相吕蒙正推荐,任三司户部勾院通判。

  咸平年间(998~1003年),度支使梁鼎“制置陕西青白盐,前后上议异同”,宋真宗派林特等前往考察利弊。林特经过调查认为,制置青白盐对朝廷与百姓不利,上书请恢复旧盐商贩。所奏合旨,被升为礼部员外郎。后又任户部副使、盐铁副使。

  景德元年(1004年),真宗北征,命林特为同知留司三司公事。真宗谒陵,林特为行在三司副使,奉命参与制定新茶法,使朝廷每年增加茶税收入百余万,被升为礼部郎中。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真宗封禅泰山,三年,祭祀汾阴,林特均为行在三司副使。后以右谏议大夫权三司使、修玉清昭应宫副使。七年,为行在三司使。

  乙未,以三司使林特为户部侍郎、同玉清昭应宫副使。

  兖州景灵宫,太极观成,迁吏部侍郎。

  天禧元年,为修上《圣祖宝册》副使,转尚书右丞。

  天禧四年(1020年),升任工部尚书兼太子宾客,太子宾客林特上表请求皇太子赵祯在群臣拜谒时不必回礼,真宗下诏不许。后改太子詹事。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