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岐山臊子面的由来,臊子面体现了周朝人的文化精神

2021-08-18 10:33:11 作者: 探索岐山臊子

  二、臊子面体现的周人的文化精神

  1.赐胙礼所体现的“接触巫术”

  臊子面的面条和臊子是分开做的,最重要的在于臊子,单看“臊”字,“月”表示肉,“品”代表三畜——牛、羊、猪,下面的“木”字象征桌子,因此“臊”可以理解为牛羊猪肉放在桌子上,如同用祭肉去祭天。因此臊应该和祭祀有关。人们认为祭肉是神享用过的食物,非常珍贵,因此在祭祀活动快结束的时候,天子便把祭肉分给大臣和诸侯,即赐胙礼,“胙”即祭肉。诸侯又把肉分给自己的大臣、谋士,从而,分享祭肉的阶层不断下移,连普通民众也能享受到“福气之肉”。因为祭肉难得,人们便把尽可能把肉切碎,所谓“脍不厌细”。通过这样的“层层分肉”,神灵的福气可以庇及更多的人,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团结族人、巩固了周王朝统治秩序的作用。

  这种思维体现了英国人类学家弗雷泽提出的“接触巫术”。他认为,原始人错误的把接触过的东西看成是永远接触着的,在中断实体接触后仍然互相作用,比如在头发和指甲上施法。根据这一思想,人们认为分享祭祀过程中神吃过的祭肉,就相当于获得了神的道德和智力特征,也表现了先民希望共享福气之肉的美好愿望。

image.png

  2.“福把子”与周人的礼仪精神

  每次祭祀快结束时,让假扮成受祭者的人先享用神的剩饭,其次是天子和大臣们,接着是公卿以下的等级,从而,上至君王下至平民百姓都能吃到神的剩饭。这样吃剩饭的礼后来逐渐推演到吃尊者的剩饭,称为“食馂礼”,也就是吃剩之礼。过去,岐山人在吃面之前,先盛出一小碗,由小辈将其端出去泼汤,以敬天地,剩下的汤被称为“福把子”,席上的长辈尊者的剩汤也被称为“福把子”。所以,“福把子”有两层含义,一是祭祀天地的剩汤;二是长辈尊者的剩汤。

  另外,岐山人对于宴会上的宾客座位、泼汤吃面甚至不同的人吃饭的礼仪都有明确的规定。这样的规定从没有以条文的方式公布,却成了人们心照不宣的礼仪。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礼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在岐山一带发祥的周文化也正是这样代表的一种伦理精神,后世经过孔孟、子思学派的发扬,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至今天,中国人仍在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中挣扎。

image.png

  三、岐山臊子面的风俗遗存

  随着时代的发展,岐山地区的人们对臊子面做了很多改进,使其享誉海内外。20世纪六七十年代经济极为困难时,岐周一带没有肉可以做臊子,农民便以素菜代替。以后,肉臊子面和素臊子面并行,扩大了岐山臊子面的影响力。另外,也对“剩汤回锅”的传统吃法做了一定的改进,使其符合现代的饮食标准。

  笔者曾走访过岐山、扶风一带,与当地人交谈时得知,当地在进行红白喜事时,仍沿用西周时吃面的习俗。宴席上,上汤的上汤,端面的端面,每位宾客从大碗中捞面到自己的小碗里,只吃面不喝汤。碗里用过的剩汤不会就此扔掉,而是由堂客端到厨房倒入大锅中与原汤混合加工,加入佐料继续熬制。不断循环往复,直至客人酒足饭饱,心满意足才散去。

  除了岐山臊子面,这一地区还有很多其他历史悠久的小吃,比如擀面皮、血条面、豆花泡馍、锅盔等。原始人早就不满足于口腹之需了,而是赋予饮食宗教信仰、道德伦理等等人的思想观念,使饮食文化成为一个民族无法抛弃的部分。对于揭示民族文化的特性,没有比吃更有力、直接的了。前一秒,我们可能还为一些事情争得面红耳赤,上了餐桌,这样的矛盾便瞬间被一碗热腾腾的面消弭了,这便是美食的强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