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康乾盛世里,陈廷敬和张廷玉谁才是清朝第一汉臣?

2021-08-26 07:27:20 作者: 在康乾盛世里

  雍正在位13年,相比于康熙的61年,雍正身边可用的人才确实无法和他阿玛相比,但是张廷玉是雍正时期的瑰宝,雍正继位后,张廷玉为上书房大臣,后来兼任军机处大臣,可直接处理军政。

  雍正继位之初,张廷玉兼任礼部尚书,并且为太傅,可以直接教育皇子。雍正临终前,张廷玉为托孤重臣之一,雍正曾多次重赏张廷玉,据记载,清代所有大臣所受赏赐的黄金白银,没有一个有张廷玉的多。所以张廷玉虽然为官清廉,家境还算殷实。

  如果说康熙把张廷玉看作良佐名士,那雍正就是把张廷玉看作肱骨之臣,雍正虽然勤政,但是他在位期间事物繁多,很倚重张廷玉,大多数政事都是张廷玉拟好处理方案,待雍正审批的。有句话叫:"军令出王府,政令过张相",就是收,雍正朝前期的所有军令基本上都是怡亲王允祥先安排,而政令都是张廷玉先过目的。

  有几日,张廷玉生病,雍正不堪案牍之苦,雍正说:"我的肱骨不太舒服",于是满朝文武百官,都来上请按奏折,后来才知道,是因为张廷玉病了,雍正把他比作自己的胳膊和大腿了,雍正本身并未生病。

  张廷玉兢兢业业,鞍前马后为雍正,他在主持编撰《圣祖实录》的时候,删除了很多对当时的皇四子(即后来的雍正)不利的言辞。雍正不太看重科甲出身的官员,他的得力干将,李卫、田文镜、鄂尔泰都不是科举出身。但是雍正对张廷玉很例外。多次当着众人的面,说:衡臣(张廷玉的字)配享太庙。

image.png

  张廷玉的晚年比较凄凉,这与雍正和乾隆的用人方略很有关系。本文不做这方面叙述。

  陈廷敬和张廷玉同位汉臣,都位极人臣,得康熙或雍正重用。他们都为官清廉,深得后世尊敬。陈廷敬74岁得皇子扶棺,张廷玉死后配享太庙。从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冥冥之中,两位大臣跨越百年,相继为清朝服务一个世纪。

  但是,他们所处时代不同,陈廷敬仕途初于顺治,得意与康熙钟爱,张廷玉为官始于康熙,得康熙欣赏后,主要政绩在雍正朝。康熙和雍正时期,政治环境和官场文化风格迥异,使得他们的才能有稍许差异,例如陈廷敬的财税思想比较超前,他倡导钱税改革,对康乾盛世的繁荣有很好的铺垫。而张廷玉同时具备杰出的军事思想,有萧何之才,他在军机处的排名,仅次于十三爷允祥,无论是年羹尧还是岳钟麒,对张廷玉都十分敬重。

  他们的作用不同,陈廷敬是康熙的得力大臣,但是康熙朝绵长60载,从未依靠某一个大臣治理天下。雍正不同,他疑心很重,他用张廷玉是百分之百信任,张廷玉在雍正朝也是缺一不可的。

  他们的晚年各异,陈廷敬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一生较为平顺,最后善终的内阁大臣,死后康熙甚为惋惜。而张廷玉历经三朝,乾隆时期他屡遭羞辱,这一点多为后事评论家们创作的题材。

  但无论如何说,康乾盛世里,晋城陈廷敬和桐城张廷玉功不可没,作为读者的您,觉得他们俩谁才是清朝第一汉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