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嬴政是如何加速统一步伐的?是谁提出首先消灭韩国的?

2021-08-27 11:28:37 作者: 秦王嬴政是如

  秦国从商鞅变法时起就擅长搞外交骗术。秦孝公当时任用商鞅变法图强,有一天商鞅对秦孝公说:“秦、魏两国在地理上的关系十分微妙,不是秦兼并魏,就是魏灭掉秦。魏国去年在马陵兵败后元气大伤,大王可趁现在攻打魏国,魏国如果抵挡不住,一定会向东迁,这样秦国就可以向东扩张,成就霸业。”

  于是秦孝公派商鞅攻打魏国,魏惠王让公子卬(áng)率军抵抗。商鞅给公子卬写了一封信:“我当年在贵国丞相公叔痤门下做事时,曾经与公子相处得很愉快。现在咱们两个人分别是两个国家的将领,想起往日旧情,实在不忍心开战,我希望能与公子在兵营相见,订立盟约,然后畅饮一杯,叙叙旧,罢兵各自回国,使秦、魏两国永远相安无事。”

  公子卬不知道这是商鞅的圈套,欣然前往谈判。商鞅派人埋伏起来捉住了公子卬,然后向魏军展开猛烈攻击。魏军失去了统帅,乱作一团,最终大败而归。魏国因此失去了河西地区,被迫迁都到大梁。

  李斯来到韩国后发现韩王并不像公子卬那样容易上当,韩王根本不接见他。李斯只好给韩王写了一封信,信中说:

  过去秦、韩两国交好,天下不敢侵犯,已经很多年了。不久前,五国联合进攻韩国时,秦国还出兵相救。韩国虽然土地狭小,但是却能与其他国家并存,这都是因为韩国世代为秦国效力的缘故。然而,前几年,五国联合抗秦,韩国竟然还为五国提供便利,做了五国的先锋,结果五国兵败,共同商议把韩国的10座城池献给秦国。

  由此可见,韩国一旦背叛秦国,就会落得这种可悲的下场,这都是听信奸臣谗言、不权衡利弊的结果。现在秦王派我做使者,大王却避而不见,我担心是大王又听信了奸臣的话。我是奉了秦王的旨意,来向大王出谋献策的。大王如果不采纳我的建议,甚至想要杀了我,秦国一定会派重兵前来攻打韩国,到那时韩国就大祸临头,恐怕国家都保不住了。

  因为是李斯杀了韩非,韩王本来准备借此机会杀掉李斯,只是因为担心秦王会派大军前来报复,所以才迟迟不敢下手。而李斯这次出使,本来是想要将韩王骗到秦国的,可现在目的没有达到,李斯只好无功而返了。

  秦王嬴政看到计策没有成功,就决定用武力灭掉韩国。

  文官武将们全部聚集在秦王宫里,个个表情都很凝重,宫殿里一片肃静。大家都在等待,等待秦王嬴政宣布一个重要决定,一个关系着秦国未来的决定。

  秦王嬴政锐利的目光在每一个大臣的身上缓缓掠过,终于开口说话了:“本王亲政至今,已经有八年了。在这八年里,本王每天都记挂着一件事,那就是统一天下。经过八年的准备,现在我们秦国已经具备了席卷天下、吞并六国的能力。本王决定从现在起,正式发动军事进攻,实现统一大业。眼下我们第一个要消灭的目标就是韩国。”

  大臣们有些兴奋,也有些紧张,目光都紧紧地盯着秦王嬴政。

  “本王之所以要先攻打韩国,有两个原因:第一,因为韩国离我国最近,发兵容易,也符合由近及远的统一战略。灭掉韩国,就为灭掉其他五国扫清了道路。第二,六国中韩国的力量最弱,攻打它比较容易。如果一举攻下它,可以鼓舞士气,这也符合先弱后强,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

  “大王英明!”大臣们已经有些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image.png

  秦王嬴政意气风发地下令:“好,即刻出兵,准备进攻韩国!”

  秦王的命令传下去后不久,秦国大军就整整齐齐地排在练兵的大操场上,列队等待秦王的检阅。

  一排排高大威武的士兵手持兵器,威风凛凛。

  一面面战旗迎风劲舞着。

  秦王嬴政骑在马上走过一排排队列,看着这军容整齐、纪律严明、训练有素的威武之师,他感到这些年的军事训练很有效果。这么精锐的部队,这些精神抖擞的将士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他们一定会横扫天下,完成统一的大业。

  检阅完部队,秦王嬴政又走上高台,向士兵们训话:

  “将士们,你们现在就要出征了,这是秦国统一天下的第一步——兼并韩国。多年来,中原大地一直是诸侯割据,战火不断,百姓们身处战乱之中,流离失所,过不上一天安稳的日子。要想结束这种各国混战的局面,只有实现天下的统一。只有天下和平安定了,百姓们才能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因此,你们所做的,就是要将百姓拯救出困境,你们的出征是伟大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