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发明了投石机这种攻城利器,军事上为何又表现得那么弱?

2021-08-31 10:21:59 作者: 宋朝发明了投

  宋人发明了类似炸弹的武器。据《宋史》记载,1277年,元兵攻破静江(广西桂林)外城,邕守马成旺及都统应麒投降,部将娄钤辖(官职名称)退守内城,他以二百五十人守城。元将阿里海牙围攻十余日,不下。后来,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娄和手下将城内的仅有粮食食尽之后,他命手下推出一个火炮,点燃与敌同归于尽。火炮爆炸声如雷霆,震得城土皆崩,烟气弥漫天空,许多元军被炸死,娄和守城将士全部被炸牺牲。有人等火熄灭后前去查看,发现尸体连灰烬都没有留下。可见此火炮威力之大。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image.png

  根据14世纪《火龙经》的记载,地雷被应用在1277年宋人与蒙古人的战争中,宋军使用埋设于地面的“火药炮”(即铁壳地雷)作战。地雷后来在元朝得到进一步发展。

  从上面的资料可以看出,宋朝的军事技术并不弱,可是为什么在军事上又表现得那么弱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其一,“冗兵”影响了军队质量和经济。

  这个问题来自于“募兵制”。由于经济实力雄厚,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长期坚持募兵制的王朝。宋军官兵一般都有着不错的待遇,以至于在其他朝代常常成为阶级矛盾的导火索的招兵,在宋朝竟成了阶级矛盾的释放阀。

  每当一个地方出事,或发生天灾,百姓难以生存的时候,政府就在那里大量募兵,“每募一人,朝廷即多一兵,而山野则少一贼”,这也正是宋朝农民起义较少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由于宋朝的兵一直到六十岁才退役,这些兵要在部队当三四十年兵,不说身体原因,精神状态就可想而知了,这样的兵能打仗吗?当然不能,那怎么办,只有不断募兵,这种做法的一个后遗症就是“冗兵”。例如,庆历年间,当时的人口充其量也就是一亿人左右,军人总数却达到了一百二十五万之巨。要命的是这一百二十五万人全是雇佣兵,因此军费也就屡创奇迹。仁宗年间军费和其他开支竟然占当时财政收入的六分之五,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冗兵拖累了经济,出现了入不敷出的问题,以至于被讽刺为“积贫”。但是,从现代的经济观点来看,这样的支出并不完全是“军费开支”,在很大程度上属于转移支付或者社会保障的性质,而这种以赤字经济的手段来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方法颇有些现代味。

image.png

  其二,重文轻武是宋朝军事积弱的重要原因。

  赵匡胤从北周手中夺取政权后,给了士夫夫们很高的地位。鉴于自己的夺权的经历,他对军官则采取了抑制的政策。建国之初他就演了一出“杯酒释兵权”,将主要将领都封为没有实权但薪俸很高的节度使,让这些手握兵权、从战争中杀出来的优秀将领,彻底做富翁去了,另由一些年轻的、资历浅的人补上来。为了防止发生“陈桥兵变”式的夺权情况,赵匡胤改革了以往军队任命、训练制度。他规定,军队的将领全部由皇帝临时指定;设枢密院为军事最高机关,管理部队调动;设三衙管部队日常训练。这种制度的好处是将领们基本没机会造反。缺点在于,彻底分权致使兵不知将,将不识兵,战斗力大为减弱。在开国之初,面对强敌时就削弱了战斗力,这不能不说是遗憾。

  重文抑武的结果就是,当年童贯领兵二十万,进攻被金国打得抱头鼠窜的辽国,却被辽国拼凑的二万部队打得几乎全军覆没。等辽国的都城被金国攻下以后,宋朝想沾一点便宜,派遣十五万禁军前去打辽国。辽国前来求和,宋朝不答应。辽国又拼凑了一万部队应战,结果又打得宋军大败。宋军只好求金国来帮忙,金国轻松地消灭了辽军,并且有了一个更重要的收获:天朝上国原来只是一只纸老虎啊。于是非常轻松地打垮了北宋。

  当然,赵匡胤抑武自有他的考虑。历史上武将造反称帝的事太多了。唐代在最鼎盛的时候,积军、政、财权于一身的节度使安禄山起兵造反,让唐朝迅速衰落;五代十国时,更是造反纷纷,让中国残破不堪。同样是以武将身份夺来江山的赵匡胤不能不有所防范。所以他以温和的办法,消除了那些功勋们作乱的可能,也是那个时代比较好的选择。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