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光好。
“90后”小伙儿海来普铁一大早就来到农庄,下厨制作白切鸡。去年初,25岁的海来普铁揣着广东佛山市顺德厨师学院“精准扶贫班”毕业证,回到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格木村,创办了“思源生态农庄”,成为当地致富带头人。
另一边,来自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东子村的李万明大步迈进佛山高明区更合镇一家企业大门。他站在车间走廊,笑容满面:“我们夫妻每月收入过万元,比在老家一年的收入还多。”两年前,他和妻子苏朗拉姆怀揣憧憬,来到佛山金百川科技有限公司上班,还将大女儿接来读职校。
党的十八大后,广东佛山与四川凉山“结对子”,携手开展对口扶贫协作。如今,佛山对口帮扶凉山11个贫困县已全部脱贫,4万多人在帮扶下实现本地就业或到佛山务工,开启了新生活。
担当使命
佛山先后选派51名党政干部、472名专业技术人才进驻凉山
2016年7月20日,宁夏银川。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时明确指出,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大战略,是加强区域合作、优化产业布局、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的大布局,是实现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大举措。
作为“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凉山集中了全国贫困发生率最高10个县中的6个、贫困发生率10%以上6个县中的4个。
佛山整合全市资源,群策群力帮扶凉山11个贫困县脱贫攻坚。2016年8月,7名干部组成广东(佛山)对口凉山扶贫协作工作组抵达凉山。每年一季度,佛山优先划拨对口帮扶资金,逐年追加预算,5年累计拨款24.14亿元。
佛山工作组刚抵达凉山,便马不停蹄12天跑完11个贫困县,不到1个月时间便将当年的项目与资金一一落实到县。随着帮扶队伍扩大,佛山工作组创新工作模式,一部分驻凉山州府西昌市,一部分驻凉山11个贫困县,集中办公、统一管理、统一部署。佛山先后选派51名党政干部、472名专业技术人才进驻凉山,奋战脱贫攻坚一线。
起初,凉山当地的两位司机很不习惯佛山工作组的工作风格,抱怨他们“下班没个准”。一段时间之后,也逐渐适应了这种工作节奏:“真拼命!经常一天跑十几个小时山路,一个月没见休息几天。”
精准发力
安置贫困人口4.1万多、劳务输出4.2万多
凉山脱贫攻坚,难度远超想象——许多贫困村土坯房占七八成;山区环境封闭,人均受教育不足6年,劳动技能单一,发展能力不足;2016年底,仍有贫困人口88.8万人、贫困村1618个。
“想帮他们建房,却找不到平地;推荐他们就业,也没有人响应。”曾任扶贫协作工作组首任组长的佛山市副市长葛承书说,刚到凉山贫困乡村的时候,开展工作真的有难度。
2016年至2017年,佛山组织77家企业,在凉山连续举办8场大型劳务招聘会。但是看热闹的多、签约的少,最终愿意外出务工者更是寥寥无几。有一天,佛山工作组驻喜德县小组长黄礼泉踩着羊肠小道,挨家挨户动员,跑完整条村子,仅有1人勉强答应外出务工。
“困难多大都得克服,关隘再险也要闯。”一次次进村摸底,一趟趟外出学习,最终形成了“逐级动员+政策鼓励”的路径。佛山、凉山两地政府相关部门克服重重困难,划拨2.26亿元就业扶贫资金,对外出务工人员组织、培训、就业、生活等给予补贴,提供贴心服务,调动了务工者与组织者的积极性。2018年,输出到佛山务工的贫困劳动力达5000多人。
安置新村好不容易建起来,也遇到“不愿搬”“不愿住”等难题。一些贫困户说:“住新村好是好,但开支增加,种地路远,恐怕待不久。”对此,佛山以问题为导向,提出“综合立体帮扶”——扶持集体经济项目,培养致富带头人,增强“造血”能力;整合爱心资源,为贫困户配备家电、捐赠家具、资助读书等;鼓励村村、村企“结对”,发动佛山富裕村、优质企业帮助援建村发展产业、推销产品、改善基础设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