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份“中国特色小镇死亡名单”在网络流传。文章称,不少特色小镇资金链断裂、商户逃离甚至沦为“空城”,至少有100个“文旅小镇”处于烂尾、倒闭状态。典型的案例是投资3.5亿的陕西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开业后人气一路下滑,不得不拆除。
2016年,国家相关部委决定联合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特色小镇很快就呈现“遍地开花”之势。多地纷纷出台创建标准、评选办法等指导性文件,有的地方甚至提出利用三五年时间打造100个特色小镇,并以“世界一流水平”为建设标准。
清晰的目标和较高的定位,的确培育出了一批有独特性、竞争力、影响力的标杆小镇,但难以为继的也不在少数。“死亡名单”中提及的丽江雪山艺术小镇、常德德国小镇等,曾经都是“叫响”一时的“大手笔”,如今让人不胜唏嘘。
特色小镇从“扎堆开建”到“批量倒闭”,最终沦为“空心镇”“鬼镇”,表面看多是客流减少或项目烂尾所致,根本原因则是规划建设、产业结构、文化底蕴、项目定位、运行模式等方面先天不足。
有的特色小镇,在创建中失去了“特色”。清一色的仿古建筑,添加几件老物件,再配一个略带古韵的名字,便敢冠以“历史文化古镇”,最后难免成为千篇一律的“旅游小吃一条街”。此前,有网友改编的歌曲“小镇故事少,充满假和抄;看似一个样,吃喝差不多”,就唱出了一些特色小镇面临的尴尬和困境。
更有甚者,一些地方自认为特色不够,还把种植养殖业作为特色小镇项目进行申报,或直接让房地产成特色小镇建设的绝对主角,实质上变成了打造“特色别墅小镇”。
回过头看,当年《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的基本原则,第一条便是“坚持突出特色”,明确提出要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发展特色产业,传承传统文化,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防止千镇一面。以此来看,特色小镇建设跑偏,也是一些地方官员盲目跟风、追求政绩的官僚主义、机会主义作祟的结果。
事实上,国家层面对特色小镇存在的问题已有察觉,并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比如,2018年国家发改委对已公布的特色小镇进行优胜劣汰测评,2020年国家发改委通报了特色小镇建设的典型经验和警示案例,《2021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也提到“促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要以各省份为单元全面建立特色小镇清单,开展动态调整、优胜劣汰”。
特色小镇建设的痛点和难点在于,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运营难度大,因此地方政府要在找准特色小镇发展定位、模式、机制等基础上,积极打造具有排他性和独特性的“原生IP”,形成产业核心竞争力。地方官员要把它当做“百年老店”来规划建设,而非为官一任的政绩。
除了对动辄数千万甚至上亿元的财政投入感到惋惜,特色小镇”批量倒闭”让人觉得痛心之处还在于,如果规划科学、建设得当,它原本可以成为产城融合、跨界融合的典范,有助于推动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进入“十四五”时期,我们更需要把特色小镇建设和乡村振兴有效结合起来,充分运用政府、市场“两只手”,找准产业融合点,推动特色小镇走上“理性发展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