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不是死于兔死狗烹,也不是功高震主,而是成也魏冉,败也魏冉

2020-09-24 18:29:07 作者: 白起不是死于

相反,秦昭襄王并不是很信任白起。秦昭襄王其实很不满意被魏冉控制,一直在培养自己的势力。

伊阙之站前,魏冉想让白起去征战,而秦昭王想让自己的亲信向寿征战。最后在宣太后的调停下,白起代向寿出战。当然,白起最后大胜而归。

魏冉的支持,让白起可以安心在前线冲锋陷阵。有这样一句话“魏冉为相,白起为将,是秦国的最佳组合。”正是由于这最佳组合,秦国在攻打其他国家时才会接二连三的取得胜利。

总之,白起崛起和魏冉密不可分。不过随着秦昭襄王和宣太后、魏冉的权力斗争进入白热化后,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公元前271年,秦昭王三十六年,范雎入秦,魏冉失势。在范雎的谋划下,秦昭襄王削弱了魏冉的势力。

公元266年,秦昭襄王四十一年,穰侯魏冉被收归相印,秦王拜客卿范雎为相。魏冉怏怏不快地前往其封地陶,从此彻底与秦国庙堂绝缘。

至此,秦国才真正迎来了秦昭襄王时代。

魏冉失势,意味着白起也渐渐走到了人生的末路。

秦昭襄王和白起

其实,秦昭襄王对于白起并没有那么信任,因为白起始终不是自己的人。

我们看下白起的战功:

秦昭王十三年,任左庶长,进军韩国新城。

秦昭王十四年,升左更,伊阙之战斩获韩魏二十四万。

秦昭王十五年,升大良造,攻魏夺六十一城。

秦昭王十六年,攻陷垣城。

秦昭王二十一年,攻赵,克光狼城。

秦昭王二十八年,攻楚,克鄢、邓五城。

秦昭王三十年,克楚都郢,封武安君,平巫郡 、黔中。

秦昭王三十四年,攻魏,华阳之战斩十三万魏军。

秦昭王四十三年,攻韩,克五城,斩五万。

秦昭王四十四年,攻南阳太行道,断韩途。

秦昭王四十七年,替换王龁,长平之战。

话不多说,一看便知。白起很多战功都是在魏冉当权时候所立的。就说长平之战吧,本来一开始的指挥官不是白起,而是王龁。但王龁实在不行,居然被赵括打得无力招架,于是秦昭襄王才勉为其难地被迫启用白起。

白起果然不负众望,长平之战大获全胜。这个功劳已经很大,但白起不满意,要乘胜追击,一举拿下赵国。这让秦昭襄王很恐慌,因为拿下赵国,意味着白起已经到了无可再封的地步,威望将无人能比。

所以,秦昭襄王按下了白起乘胜追击的欲望,结果功亏一篑。

秦昭襄王之所以没有让白起乘胜追击,其实,根本原因在于白起不是他的人。他不可能留着魏冉、宣太后的人军功太盛。

可惜,白起看不到这层关系,他一直对秦昭襄王不让自己出击耿耿于怀。

所以,后来秦昭襄王再次攻打赵国的时候,他怎么都不肯出击,就是不出击,我看你们能不能打赢?

果然,秦昭襄王没了白起,打不赢,一败涂地。此时白起就说:“我说了吧,没我不行吧”

这句话刺痛了秦昭襄王的神经,随后,秦昭襄王决定不再留白起了,白起走到了人生的尽头。

白起之死到此已经很清晰了,他不是死于什么功高震主,他的功高是没错,但秦昭襄王不是昏君,没有必要杀他。白起也不是死于什么兔死狗烹,当时六国都还在,“兔子”还在杀什么“狗”。

所以说,白起之死根本原因是帝王的权力斗争,他不是秦昭襄王的亲信,但功劳太大,这让秦昭襄王很害怕。怕魏冉他们的势力复活,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