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才图会》中历代名人大佬肖像与颜值图式研究

2020-09-27 04:49:14 作者: 《三才图会》

如《三才图会》中的皋陶像、后稷像、司徒契像、伊尹像。四张图从的脸型轮廓基本相同,可见其制作上的程式化现象。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人物的冠首各有不同,胡鬓方面四者都有微妙区别,如皋陶像与伊尹像的两腮处有胡子,而后稷像与司徒契像则没有,司徒契像的额头上有皱纹,伊尹像额头上有一根断线交代额头的突起结构以及其挂在左肩上的器物等,这些细节若都属王圻父子原创则无可厚非,但恰巧这四张都能在《历代古人像赞》中找到同一对象的肖像图。虽然在形态方面都有所不同,但以上所描述的细节却与之相似。

图为《三才图会》中的皋陶像、后稷像、司徒契像、伊尹像

另外,在首冠方面,《三才图会》的图式明显借鉴于《历代古人像赞》中的样式,区别在于线条的微妙处理而已。

首冠自古以来就是士人之上的身份象征,所有名臣的肖像无一不佩戴首冠。而冠的样式与身份息息相关,这种规矩早在洪武时期已经形成:一品至九品,以冠上梁数为差。公冠八梁,加宠巾绍蛘,立笔五折,四柱,香草五段,前后玉蛘。侯七梁,笼巾紹蛘,立笔四折,四柱,香草四段,前后金蛘。伯七梁,笼巾绍祥,立笔二折,四柱,香草二段,前后戚躍蛘。倶插雉尾。

另外,在《三才图会》服饰篇中有十分具体的有关首冠的图示。这种象征身份的物件在肖像图中显得格外重要,在153张肖像图中,除“仓颉像”以外,有巾帽类如乌纱帽、展脚幞头以及幅巾类。

以下整理首冠的类型:

以上表格对相同的首冠的“出现次数”作了归类统计,所谓次数并非指一模一样的图式出现次数,正如上文所言,通过纵对比,冠首等细节皆能找到参考出处。而横向的归类发现,首冠的绘制在同一类型上存在明显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一方面体现为没有在同一种类型的首冠上制造太多的形态上的变化(而其中细小的变化正是源于对“旧本”的沿袭),另一方面由于人物基本取用3/4侧脸的角度也为批量制作肖像图带来便利。

这种图式的呈现体现了王圻在此类肖像图制作中的模件化思维,也即首冠作为一种“母题”,与脸部五官等其他母题相互“拼凑”出的整体,从而形成一幅可以被命名的肖像图。另外,就上文所言的“参照旧本”恰恰成为了王圻在这批肖像中局部细节有微妙变化的参考依据,从而成为这批肖像的图式在模件化生产的“常量”中的“变量”,也因此变得丰富而不单一。

第二节:五官图式

五官之所以存在“图式”的概念,一方面因此类肖像制作的方式并非对人物“写真”,另一方面如上文所言,“相学”给五官的形态所下的定义十分具体,这也导致对名臣肖像制作时在五官的图式上所带来的微妙影响,如附录二诸图所见的五官的图式为笔者在153张肖像当中抽取整合归类而成。笔者发现,一种形态的五官出现在多个人的肖像当中是这批肖像的共同特点,虽然上文所言,此类肖像图存在的“千人一面”的情况,但仔细观察时却找不到任何两张一样的肖像图,而仅是“感觉像”而已,这正是王圻在处理这批肖像的高明之处。同样地,呈现了一种通过“五官模件”作为母题,通过增值、联合、单独描绘的三个法则,组成了这批不尽相同却极其相像的肖像图的方法。

图为《三才图会》中的程伊川像、屈原像

对于五官的图式分析,笔者一方面从横向作了归类比较,另一方面尝试从纵向探讨王圻对“旧本”的参考和挪用过程中的整合。有学者说此类肖像画之所以采取3/4侧面是因为古人画鼻子时需要看到“线”,这个说法引起我的好奇。在153张肖像中,有一张是正面相,另外有两张的鼻子画法取正面,而整体取3/4侧面。

这种处理方式若不是受“旧本”所影响,则极有可能因“相学”的伦理要求所影响。无独有偶,在《三才图会》相术部分,如附录所示,大部分鼻子的图式均以3/4侧面的方式呈现。而取正面鼻子画法的“楚屈原像”、“程伊川像”相符的鼻子为“龙鼻”和“虎鼻”。此二者在的形态在面相学意义上均为“名褒世罕”或“居尊九鼎”者。与此二者的身份亦部分相符。而《古先君臣图像》中的屈原像恰与《三才图会》的处理方式一样,又可见其图像的沿袭痕迹,稍有不同的是两个鼻子的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