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解的一代中兴帝王宋高宗

2020-10-01 08:05:48 作者: 被误解的一代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的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是南宋词人林升的《题临安邸》。林升虽不太出名,但他这首词很出名。真是的反映出南宋君臣,不思进取,只顾醉生梦死。直指宋高宗赵构,杀岳飞,压制主战派,重用秦桧,残害忠良。对金兵一味求和,安于现状,但求保住半璧江山。持这种观点,没有了解当时的形式。宋高宗接受的形式非常危急,中原更不必说,被金兵占据,陕西六路也残破不堪,江南也被兀术军蹂躏,况且江南各地盗匪如麻,军阀割据。面对这种烂摊子,高宗历时数年,终于稳定住局势。使宋祚又延续150余年。

纵观中国历史,也只有东周,后汉的刘秀,东晋的司马睿,与高宗同时代的耶律大石可与媲美。东周东迁后,诸侯做大,周天子已是摆设,后汉的刘秀与刘邦血源已远,刘秀可以说是再造的一个王朝,用汉号而已。司马睿南迁之后,司马家族已是世族大家的傀儡。耶律大石建西辽后,强盛一时,二代三代以后就已经衰弱。享国只有80余年。高宗建立南宋之后,南宋繁荣一百多年,君王也没有沦为傀儡。用宋史的话讲,高宗是中兴之主,唯一有后汉刘秀可与媲美。

高宗是徽宗第九子,本来与皇位无缘,一度被派往金国为质,可以看出高宗并不受重视,金国看赵构弓马娴熟,不类皇子,把赵构放了回去。靖康之变后,宋国皇室几乎全部被金军掳走。单单走了一个赵构,随后赵构在南京应天府继位。是为宋高宗。高宗鉴于北方残破,便南下扬州,金军听闻高宗在扬州,大举南下,宋军一触即溃。高宗不得已,驾幸杭州。

在杭州刚落下脚步不久,苗敷、刘正彦不满高宗赏罚不均。发动叛乱,逼迫高宗退位。多亏张浚在平江组织大军勤王,消灭叛军。重新把高宗扶上皇位。随后不久,金兵再次大举南下,驻守建康的杜充大败,金兵只趋杭州。高宗不得不航海以避金兵。同时下令陕西的张浚大举进军,以牵制金军。而在江南,张俊在明州迎击金兵,取得小胜,稍后的韩世忠又在黄天荡大战金兵,金兵虽胜,但仍心有余悸。从此不再轻言渡江。而金兵主力在此后两三年一直与陕西的张浚军拉锯。张浚虽失去了陕西,但守住了蜀口,保全了蜀地。

西线局势已经稳定,高宗随后召回张浚,张浚又带来了名将刘琦。高宗以张浚,赵鼎为相,张浚主外,赵鼎主内。对江南各地群盗,或召或剿。绍兴五年,江南已基本安定。南宋中兴四将都已成军。蜀地吴阶军,荆襄岳飞军,建康张俊军,淮西刘光世军,淮东韩世忠军。南宋的形式此时是最好的时刻,内有良相,外有名将。张浚于龟山召集诸位大将,商议北伐。命诸将进屯前线,逐步收复失地。伪齐此时竞大举南侵,主战场是淮西,刘光世,张俊俱张大敌情,不战而退,张浚下死令,必须迎击,又调宋最为精锐的杨存中部,支援。终于藕塘大败伪齐。但张浚随后在处置淮西刘光世军不当,被贬永州20余载。随后赵鼎为相,对金军的态度上比张浚保守太多。随后高宗用秦桧为相,与金军和谈。收回陕西、河南。

金兵方面兀术掌权,撕毁和议,大举南侵。高宗也令诸将迎击。韩世忠出海州围淮阳,张俊收复豪州,岳飞战果最大,收复河南大部。奈诸将彼此嫌隙太深,无法做到协同作战,张俊率先撤军。使岳飞被金军逼退。兀术集结大军再次南下,于拓傲被宋张俊,杨存中,刘琦三将合军击败。随后,张俊与杨存中追击,在豪梁被金兵击败。宋高宗见收复无望,便与金国和谈,金国也见南宋羽翼已丰,同意和谈。

至于高宗杀岳飞,客观讲与和谈无关,主要是因为岳飞跋扈,这点与曲端很相似。岳飞在淮西事变前,辞职上庐山,又催高宗立太子,在后来的淮西之战中,从荆襄救援,被高宗认为拖延,救援不力。这些都犯了高宗大忌。至于高宗怕迎回二圣,自己的皇位不保,则太肤浅。以当时的形式,即使两个人回来,也无法撼动高宗的皇位。况且,高宗手下有一帮精兵猛将,而徽宗,钦宗,早己民心尽失,都是光杆司令,没有与高宗争位的实力。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