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先称魏公再称魏王,为何不称楚王、齐王或赵王?原因有三

2020-09-26 12:52:35 作者: 曹操先称魏公

东汉中平六年(189年)董卓进京把持朝纲,曹操不愿与之同流合污,于是逃出洛阳到了陈留后“散家财,合义兵”,首倡义兵号召天下诸侯共讨董卓;192年兖州刺史刘岱死于西进的青州黄巾军之手,济北相鲍信和陈宫等人共推时任东郡太守的曹操出任兖州牧;204年曹操攻破邺城,205年曹操上表朝廷归还兖州牧,改为出任冀州牧。

曹操是豫州沛国人,陈留是其起兵之处,兖州是他的发迹和龙兴之处,冀州更是曹操成就大业的行政中心和大本营,豫州、兖州(陈留郡是兖州治下)和冀州在战国时期主要是楚国、齐国、韩国、魏国和赵国的地盘,既然曹操起兵于陈留,兴起于兖州,大业成于冀州,为何舍弃楚王、齐王、韩王、赵王等名号却偏偏只称魏王?原因有三,我们来分析一下。

第一,200年官渡之战中曹操击败袁绍,又用了几年时间于204年攻破袁氏大本营邺城后,曹操把邺城定为自己的行政中心,包括政令、军令都是从邺城发出,汉献帝所在的许都只留有少数官吏而已,可以说大汉的中心是在邺城而不是在许都。

邺城是冀州治下的魏郡郡治所在,魏郡原本有十五县,建安十七年(212年)也就是曹操进封魏公的前一年,曹操扩大了魏郡的范围,把魏郡周边分属于河内、东郡、钜鹿、赵国等十四个县充实到魏郡,这样魏郡的规模一下子几乎扩大了一倍。

由此可见曹操对魏郡的情有独钟,也能看出曹操其实已经在为自己做打算了,中国历史上朝代更替后的国号和地缘政治有一定关系,曹操的政治中心在魏郡,魏郡本身又是战国时期魏国的核心区域之一,所以曹操先称魏公再称魏王是顺理成章之事。

第二,曹姓的主要来源之一是姬姓:周武王封其弟叔振铎于曹国成为曹姓始祖之一,曹操和自称是其先祖的西汉开国功臣曹参都是源自姬姓。战国七雄中的魏国也是源自于姬姓:魏氏的先祖是周武王的弟弟毕公高(姬高),春秋时毕公高的后裔毕万辅佐晋献公,被晋献公封于魏地,魏氏由此得姓;毕万的十二世孙魏斯就是魏文侯,由此可见曹姓和魏姓系出同源。

曹操曾说过:“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他的志向就是“若天命在孤,孤为周文王”,把自己比作周武王姬发的父亲周文王姬昌;所以曹操以魏为国号称魏王并不奇怪(战国时期的韩国也是姬姓,但是弱小同时又是战国七雄中第一个被灭的韩国,曹操再怎么选也不会放着魏国不用而用韩国国号)。

第三,“魏,大名也。”,魏同巍意思就是高大雄伟,魏有“高达巍峨之意”,这是个好兆头,古人对此比较讲究,即使曹操也不能免俗,这可能也是原因之一。

所以综合来看,曹操先称魏公再称魏王其实是有据可循、有其合理之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