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无数位帝王,他们或是子承父业,或是谋朝篡位,又或是白手起家。在这些帝王中,蜀汉开国皇帝刘备的发家史也是个传奇。他自称为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也算是汉朝宗室,但实际上到了刘备这一代,他家中已经没落到靠编草鞋维生了。但就是这样一个靠卖草鞋营生的小贩,最后却坐上了帝王宝座,成就了自己的一番宏图霸业。
从社会底层成为最后的人上人,他本人或许没有征战沙场的能力,但他知人善用、志向远大,毋庸置疑拥有着常人所没有的魄力和眼光。有人或许受《三国演义》影响,认为刘备的成就全靠兄弟和部下的帮助而往往忽视了刘备本身驭人用人的能力,能够让如此多能人志士都为他效命,刘备的人格魅力和政治远见绝对不会简单。
不过就算是能力再强的人,其人生中也总是不可避免会遭受一些挫折,对于刘备来说,他最大的败笔恐怕莫过于晚年在夷陵之战中的战败。
荆州被破,关羽战死
公元219年,吕蒙设计攻打荆州,城内的关羽因为毫无防备出逃,结果在路上被吕蒙杀害,头颅也被吕蒙砍下献给了孙权。而张飞在得知关羽被杀后脾气暴躁,最后被手下所杀,最后叛徒还带着张飞的首级逃往了东吴。大家都知道,刘备和关羽、张飞乃是结义兄弟,关张二人于刘备来说不仅是猛将,还是手足。两位义弟惨死,身为大哥的刘备自然咽不下这口气,,于是在称帝后不久就不顾时局和手下人的反对,决意要征讨东吴。
不过,也有说法称,为关张报仇只是刘备伐吴的借口,其实刘备伐吴另有隐情。当时天下三分,蜀国想要一统天下势必要打败其他两国,魏国这边曹操虽然去世但猛将仍存,战力犹在,反观东吴的周瑜、鲁肃、吕蒙等人相继离世,若是魏国率先攻下东吴,那么蜀国的处境将会变得非常不好。
蜀国想要灭魏的话最好的途径应该是与东吴联手,但是兄弟去世、荆州被占的双重打击使得刘备不愿与东吴合作,另外东吴的对魏、蜀两国态度都有些暧昧,刘备也不愿冒险。
因此,刘备想要抢先征讨东吴,顺便为兄弟报仇,不过显然他还是太急了,选的时机不对,诸葛亮劝阻过刘备,不过刘备还是决定借蜀国当下的优势一举灭吴,最终以失败收场,还导致蜀国元气大伤、诸葛亮的北伐计划被扰乱。
巅峰不再,众将反对伐吴
其实在刘备决定伐吴的时候,蜀国的战力已经不在巅峰时期了,庞统、关羽、张飞已经离世,在《三国演义》中,刘备是带着黄忠一起出征的,但是实际上,黄忠也早就离世了。此时的刘备手上可用的猛将已经不多了,我们熟知的“五虎将”中仅剩赵云和马超。
深知蜀国现状的赵云和诸葛亮极力反对刘备此时伐吴,但是刘备一意孤行,欲为兄弟报仇雪恨,最后让诸葛亮留守益州,赵云守江州,也没有捎上马超,自己御驾亲征带着一堆新人将领去了战场。
其实东吴孙权对蜀国也是颇为忌惮的,最初还准备求和并归还荆州,但是刘备不同意,东吴被逼迎战,随后节节败退。在杀害关羽、张飞的凶手已经被杀,可刘备没有见好就收,而是想要乘胜追击。
结果东吴这边派出了陆逊为都督,陆逊抓准时机用火攻在夷陵之战中大败蜀军,蜀国损失惨重,刘备的伐吴之战最终以失败告终。
不带马超,是狭隘还是高明
有人说,刘备的夷陵战败,主要还是败在没有经验丰富的将领上。前面说到,刘备因为赵云和诸葛亮的反对最后没有带上这二人,但是为什么他连马超也没有带上呢?
其实仔细想来,刘备不带马超也实属正常。首先,马超的人品和名声并不好,刘备对马超的投奔虽然表示欢迎,但同时还是带有忌惮和防备的,因为马超是背叛自己原来的主公、抛弃了家人而来。刘备害怕马超会像之前一样再背叛自己,自然不会带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