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向高远的皇帝,为何想方设法的限制丞相权力?

2020-10-12 15:17:55 作者: 志向高远的皇

本来就是皇亲国戚,再加上有了丞相这个身份,田蚡开始变得嚣张跋扈。他通过手中的十三曹,卖官鬻爵,任凭谁都不放在眼中,大有天下是自家之意。而且,还代替皇帝行使封赏之权。汉武帝气愤之极"朕为帝,理应亲自封赏百官,卿奈何夺朕之权?"

"敕田蚡为武安侯,配享太庙"。如果武帝站稳了脚跟,想必早就把这个丞相大卸八块。田蚡丝毫没有收敛的迹象,屡次触犯禁忌,武帝"置内外朝,个中事由均受其直辖"。由此开始,武帝架空了丞相的权力。田蚡说"陛下夺吾之权,如要吾之命"。

田蚡退出政治舞台后,"武帝更十三人相,善终者少矣"。在那时候,丞相成了高危职业,不小心就会大难临头。

2. 分化权力,乃是夺权妙计

丞相是为政务工作的,而不是皇帝拿来立威的工具。后世无法学着他的样子,频繁的更换丞相。最好的方法,就是将蛋糕切开来。把原本属于一个人的权力,拆分成好几份。隋文帝杨坚,首创了三省六部制,唐朝又将其加以完善。

而三省的长官为宰相,他们的权力加起来就是丞相。如此一来,就可以防止丞相一人独揽大权,只手遮天的情况出现,也可以避免有人架空皇权。而隋文帝想的也很周到,他害怕出现"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局面,因此设立了政事堂。

"旧制,宰相常于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堂。"唐朝又对其加以完善,明确了每个宰相所负责的具体内容。

不过这也难免会出现有宰相一家独大,而打压其他宰相的情况。比如玄宗年间,口蜜腹剑的李林甫,就打压的张九龄抬不起头来。张九龄无奈,以一首《咏燕》予之:"绣户时双入,华堂日几回。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可见,张九龄看的还是十分通透的。他明白,不论是自己,还是权势滔天的李林甫,不过都是帝王眼中逮狗撵兔的鹰隼罢了。所以,分化权力,倒是可以有效的避免丞相和皇帝政权,不过却很容易引发党争。

(三)、削弱相权终如意,后世何尝不叹息

丞相如果单纯作为官职的话,在历史上出现的频率并不高。但它所代表的是百官之长,所以有着各种各样的名号。

比如宋朝,宰相的正式官民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而副宰相则为参知政事。自汉至唐,皇帝对丞相的礼遇,逐步降级。而宋太祖又废掉了"坐论",宰相再也无法和皇帝平起平坐。这就是皇权逐步加强,而相权逐步衰弱的过程。

1. 两宋再度祭出重拳

都说北宋是重文抑武,那不过是希望用文官,来压制武将罢了。宋朝的皇帝们,对文人士大夫也不信任,更不用提什么"与文人士大夫共治天下"。当年赵匡胤立国后,施行二府三司制,宰相的权力进一步受到限制,当然,中书门下的权力还是很大的。

后来,神宗年间,又颁布了《寄禄格》。自那以后,官员们的升迁和俸禄,都有了具体的标准。宰相,再也无法插手干预。同时,又重新恢复起三省六部制的职能,他们直接对皇帝本人负责,而皇帝也能够参与到每项具体事务中来。

不过如此一来,宰相们觉得自己受到了打压,开始懈怠工作,并没有达到神宗预期的那样—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以至于到了南宋,还在宰相的权力上改来改去。

元朝的宰相队伍,规模再度扩大,甚至一度曾达到数十人。皇帝们是生怕自己是身边,出现了谋权篡位之人。

2. 顺水推舟,彻底解决问题

到了明朝建立,丞相的权力已经分得无可再分了。所以,朱元璋就借势直接将丞相一职废除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