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孝武帝司马曜的荒唐结局:酒后一句玩笑话,被宠妃捂死

2020-10-13 20:52:03 作者: 东晋孝武帝司

“皇帝”这份高贵尊荣尽显的职业,不仅仅意味着位高权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还意味着要随时多加警惕、防范那些觊觎皇位之人的不怀好意。因为人们对皇权充满了占有欲,所以我国古代的皇帝往往会死于非命。

据统计,史上那427位皇帝,百分之六十都没有活到40岁。不仅如此,中国历史上,一共有60多位皇帝是被他人谋害致死的。若要论起哪位皇帝死得最窝囊,那一定当属东晋孝武帝司马曜。晋孝武帝司马曜曾经惊险躲过皇位危机

司马曜出生于公元362年,是东晋的第9位皇帝,他的父亲就是司马昱。原本司马昱共有7个儿子,但中途夭折的不少,最终存活下来的儿子只有两个——司马曜及其胞弟司马道子。

父亲的子嗣不多,无形中就对司马曜后期成功得到皇位产生了助益。

公元365年,晋废帝司马奕登上皇帝的宝座,将司马曜的父亲司马昱分封为会稽王。时年3岁的司马曜就继承了父亲先前的王位,成了一个小王爷。

公元371年,一直觊觎着皇权的司马昱在大将桓温的拥立之下,登基为王,于是,司马曜便从一位王爷变成了东晋的皇太子。

大将桓温是一个有勇有谋之人,长期重兵在握的他早就开始谋划如何夺取晋室皇权,他虽然长期凭借实力把持着晋朝的政权,却深知“名不正则言不顺”的道理,一直在寻找机会想逼迫当朝的皇帝开口,让皇帝禅让皇位给他,以免落得朝野反对,更不愿青史留下污名。

司马昱虽然当了皇帝,但他即位没多久就遭到桓温的压迫。

桓温屡次暗示司马昱禅位给他,一度令司马昱忧虑惊惧,不到1年的光景,司马昱便积郁成疾,卧床不起。

司马昱无法处理国家大事,就想让桓温帮忙处理政务,虽说正中桓温下怀,但碍于舆论压力,桓温还是拒绝了。没过多久,短命的司马昱便一命呜呼了,当11岁的司马曜成为了新帝,依然要继续面对权臣桓温的强势压迫。

司马曜即位不久,全国多地发生兵变,桓温只得率军前往各地镇压叛乱。不曾想,桓温却在出征的路上染上了重病,病中的桓温还想着向幼帝司马曜上书,让司马曜给他加官进爵。

司马曜虽然年纪小,却也懂得暂且安抚权臣的道理,就在给桓温封官的诏书拟好之日,军中却突传急报——桓温病逝了。这下子,司马曜的皇位危机算是有惊无险地躲过去了。

经过这一番权势之争,少年皇帝司马曜立刻就心智大增,他深知自己的根基浅薄,要想安稳地坐好皇位,还需要积极发展、努力壮大司马家族的力量。

为此,司马曜便充分利用士族门阀人才紧缺的空窗期,大力擢升司马家族的子弟进入朝堂,努力冲破门阀政治的旧有格局,全力扶持胞弟司马道子取代重臣谢安,帮自己稳固朝政,共议国事。这样一番“组合拳”打出去之后,还真的稳固了司马一族的政基皇权。皇权旁落到司马道子手中,兄弟二人形成“主相相持”的尴尬局面

宋代《文章志》对司马曜的评价是:帝聪慧,推贤任才。

可见司马曜还真有过任人唯贤、励精图治的时候。可史学家吕思勉的评价则为:帝纵容道子,政治大乱,乃至大权旁落。这说明司马曜在自认政权稳固,已经到达了权力的巅峰后,并没有保持勤政务实的习惯,更没有意识到身边仍然有人在觊觎皇权。

《魏书》记载:昌明(司马曜字昌明)年长,嗜酒好内,而昌明弟会稽王道子任居宰相,狎昵诌邪。

可见,以为江山从此永固的司马曜后期便开始沉迷于奢华享乐,纵情于酒色之中。等他意识到自己的大权旁落,又赶忙与胞弟司马道子暗中争权夺势,形成了“主相相持”的尴尬局面。

这样一来,原本已经政清治明的朝纲又陷入了昏暗的境地,前期一切努力的成果又因为司马曜的不作为而尽数化为乌有。酒后一句玩笑,竟给司马曜惹来杀身之祸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