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好写诗的嗜好,由来已久!但凡成为天子御临天下,立万世基业,必以文治武功彪炳史册,而最能体现这一点的,莫过于写诗。然而,历代帝王写诗少有数十句、数百字以上者,通常或绝或律,五言七言,省时省力。
赵匡胤自小就从军打仗,后来在乾祐元年(948年)投身后汉枢密使郭威帐下,因屡立战功官拜副指挥使。后周世宗柴荣继位后,赵匡胤又受到柴荣器重,先后亲身经历了后周对南唐及契丹的众多战役,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军中积累了很高的声望。
在当了皇帝以后,在一次邀请百官设宴赏月时,赵匡胤对酒当歌,看着天上黑色夜空中的圆月时突然就来了一阵灵感,然后随口而出:“未离海底千山墨,才到中天万国明”。这两句诗相较于前一首诗对仗工整、意境开阔,确实有了很大的进步,大臣们听后连忙拍手称赞。
直到400年后,一位伟人的出现才对出后半首。此人便是推翻元朝统治的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问鼎中原后听说了此事,颇有兴趣说:这么简单我来!经过一番思索、推敲后还真对了两句诗予以补齐:未离海底千山墨, 才到中天万国明。恒持此志成永志, 百战问鼎开太平。与前两句相比,朱元璋后两句则提现出他安世济民之伟大志向,而最终因朱元璋的补齐这首诗也成为流传千古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