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顶层权力结构是这样的,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负责所有的行政权,军权在枢密院,财权在三司。中书省负责政令起草,门下省负责复审有驳回权,尚书省负责执行。军、政、财三权分立,互不统属,避免宰相专权,有利于皇帝掌握最高权力。
每当皇帝上朝,大臣的汇报顺序是:三省的宰相-军事长官-财政长官-开封府长官。由此可见,开封府尹在朝廷官员中的位置,仅仅低于三司,而高于审刑各院。在小说《三侠五义》中,权知开封府尹包拯,在他微服出巡时,其余地方官员见到无不下跪行礼,这可不是凭空捏造,而是却有事实。
三、开封府尹的终结
开封府如此重要,因此就成为有权力欲望的人想掌控的对象。
蔡京拜相后,于宋徽宗崇宁三年,上奏朝廷,要求改革开封府的编制。即“置牧一员、尹一员,专总府事;少尹二员,分左右,贰府之政事。牧以皇子领之。尹以文臣充,在六曹尚书之下、侍郎之上。”他的提议得到朝廷的批准,宋徽宗“罢开封权知府,置牧、尹、少尹”,由此开始,开封府尹成为定称,而不分是否皇室亲王任职。
蔡京的目的,就是在君权与相权之间搞个平衡,即皇家出一人,文官集团出一人,而文官集团出的这个人是享受特殊待遇的——正二品官阶,仅次于六部尚书,比侍郎还高。文官集团出的人,肯定都是自己的亲信,这样有利于蔡京加强对朝政的掌控。
而宋徽宗,不明所以,不知道这个建议是在削弱自己的权力,居然就批准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奸相,加上一个只懂文艺的皇帝,北宋后来发生靖康之难,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事。
新版《水浒传》蔡京剧照
靖康之难之后,康王赵构南迁,派名臣宗泽留守开封。建炎元年 (1127年) 六月十日,宗泽以龙图阁学士权任开封府尹,此时,他的主要任务已经不是管理开封的行政、司法等事务,而是领导开封的军民抵抗金兵的入侵。宗泽经过分析,认为金军虽精干,但却兵力不足,于是联络黄河南北的所有民间抗金武装,使他们不至于成为反对南宋政权的盗匪、甚至帮助金国的伪军。宗泽积存了足够半年用的粮草,并收编了大批的民间武装力量,据说兵力高达上百万,战斗力也远远高于之前的北宋正规军。
从建炎元年冬到二年春 (1127年末到1128年初) 的这段时间里,金国倾巢出动,再次南侵。在开封及附近的州县,宗泽领导宋军与金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使金军无力攻下开封,最终只得无功而返。正月里,开封市民甚至一如往时张灯结彩。事实证明,这种以数量和民心去对抗金军的质量的作战方式是有效的。
遗憾的是,宗泽不久后就病逝,他制定的北伐计划也被新任开封府尹杜充束之高阁。杜充虽然是名将岳飞的上司,却远没有他的下属有胆识,他跟宋高宗一样,非常畏惧金国的军事实力。他不但不再北伐,而且还排斥宗泽已经收编的民间抗金武装。“宗泽在则盗可使为兵,杜充用则兵皆为盗矣”,导致民心涣散,军民分离,宋军的战斗力重回历史最低点。
《精忠岳飞》中宗泽剧照
建炎三年 (1129年) 七月,面对金兵再次大举入侵,杜充弃守开封南逃建康。后来,杜充又不顾国仇家恨,投降了金国,成为历任开封府尹中最可耻的一位。
杜充南逃之时,将开封的烂摊子丢给了东京副留守上官悟。上官悟接任东京留守,数次拒绝金国的招降。不过,虽然上官悟坚决抵抗,但是局势已经败坏得不可收拾,实在是有心无力。次年开封城被金军再次攻陷,上官悟被杀,成为宋朝在开封最后的地方长官。
上官悟殉城而亡,开封成为金国领土,至此,开封府尹一职务终结。
开封府尹的终结,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从此,再也没有清明上河图中繁华的景象。但是那一个个曾担任开封府尹的人,却依旧在历史的长河中,讲述着动人的故事。
参考资料:
1、《宋史》
2、《金史》
3、孙文良《中国官制史》, 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