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为什么被称为至圣先师?

2020-10-27 16:03:47 作者: 孔子为什么被

孔林又称至圣林,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墓地,不管是孔子的思想还是生平,都值得后世学习和纪念。向孔子学习,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4.春秋书院祭礼,缅怀孔子,尊师重道

春秋书院以《春秋》为原点,继承发扬孔子思想,并承担祭拜孔子、教泽世人的功能。孔子还辕息陬,在此整理典籍、作《春秋》,结束了14年颠沛流离的生活,孔子思想才得以传承和发展,所以说春秋书院是孔子人生转折的福源之地。感悟先师当年讲学、做典籍的浑然元气和智慧灵光。诚心拜孔,先师必能感知护佑!

5.参观孔子博物馆,感知孔子的思想魅力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6.参观孔子大学堂,观看金声玉振

孔子大学堂承载一个长长的的梦。

梦中,在曲阜郊外的尼山,一位长得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的智慧老人,带着他一生追求的礼乐理想回到了他的出生之地。面对着奔流的河水,老人又想起了两千多年前他的感慨,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这位老人叫孔丘,后世尊称他为孔子,这里是孔子的老家,是孔子的世界。

尼山礼乐,金声玉振全剧分为九个章节,讲述子在华夏文明中,男主人翁从出生到童年、少年、中年、老年,每一个不同时期,以受到礼乐文化的熏陶教化,而不断成长,修身养德,齐家治世,从君子成为圣贤的故事,以此来传承中华民族美德,弘扬礼仪之邦的风范。

7.探访尼山孔庙,游览夫子洞

尼山孔庙横分三路,五进院落。前为石构棂星门,门前石桥旁建碑亭,立有《重修尼山孔子庙记》碑。门前东侧临崖处,相传孔子在此观五川汇流,有后人建木构“观川亭”。

《论语》载:“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即是此地。观川亭东侧崖下有“坤灵洞”,因孔子在此降生,故称“夫子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