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缙、胡广等四老表在吴溥家开会,会后只有王艮真的“死节”了

2020-11-06 16:06:45 作者: 解缙、胡广等

解缙、胡广、王艮和吴溥四老表,相约到吴溥家开会,商讨应对朱棣“靖难”之事,会后只有王艮真的“死节”了。这是一件严肃而沉重的往事,含有“杀身以成名”和“包羞忍耻以报国”两个话题,自古以来争论不休,至今也无法找到标准答案。在此重提四个老表往事,主要是从人的本性角度看人,说与做,不是一回事,而人性往往在不经意间暴露无疑。这四个老表在历史上,最起码在明朝这段历史长河中,都是响当当的人物。

解缙,江西吉水人。文学家。洪武二十一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因为才学高而好直言被忌惮,屡遭贬黜,最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赠朝议大夫,谥文毅。

胡广,江西吉水人。文学家,学者。建文二年庚辰科状元,官至文渊阁大学士。永乐十六年,胡广去世,年四十九。赠礼部尚书,谥文穆。明朝文臣的谥号,自胡广始。明仁宗即位后,加赠太子少师 。

王艮,江西吉水人。建文二年进士。在皇帝主持的殿试中,他应对出彩,拔得头筹,但人长得丑,名次被调整,王艮排名第二,原第二名的胡广成了状元。明史赞曰:“靖难之役,朝臣多捐躯殉国。若王艮以下诸人之从容就节,非大义素明者不能也。”

吴溥 ,江西崇仁人。建文二年中进士二甲第一名,授翰林院编修。永乐初,吴溥迁翰林院修撰,升国子司业,为《永乐大典》副总裁,参与编纂《太祖实录》。居官廉洁俭朴,清慎严谨,但在国子监20余年未升迁。宣德元年,死于任上。

背景: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发起“靖难”之役,从北平南下南京,与自己的侄子建文帝争夺皇位。建文帝却宽仁下诏不杀叔父,力求“毋负朕有杀叔父名”,以至燕王朱棣一路势如破竹。宽厚的建文帝用人又严重失误,重用文臣轻武将,信赖的把60万兵力全部交给文臣李景隆,这个无能之辈几乎葬送了所有兵力。当燕王朱棣兵临南京城下,李景隆竟然命人打开城门,以至于朱棣不费吹灰之力就杀进了京城。战乱中建文帝下落不明,是死是活成千古之谜。

开会:在南京城被燕军攻陷的前一天晚上,时任朝中大臣的解缙、胡广、王艮和吴溥四老乡老表,平时就有走动,又住在一起成为抱团的邻居,现遇上这大事,便相约到吴溥开会,合计应对之策。在此之前,王艮就与妻儿说过:“食人之禄,死人之事,我不能再活了。”准备以身殉国,不愿向朱棣屈服。四个老表如约来到吴溥家,谈到当下危险和个人出路时,议题严重跑偏,一个劲地往“杀身以成名”上跑,而“包羞忍耻以报国”观点全无。本是探讨应对突发事件,变成了发誓会。解缙陈说大义,胡广则慷慨激昂,纷纷决心“死节”,以表千古风节。这期间,只有王艮一言不发,独自流泪不止。

散会后,当解缙、胡广、王艮离开吴溥家,年幼的吴与弼不无感慨地对老爸吴溥说:“你们真的要死节吗?”吴溥回答说:“这个吗!我是说说而已。”儿子与弼又说:“我看胡叔大义凛然,最有可能死节。”吴溥沉稳而自信地说:“错了,你还小,看不透。我看只有王叔能死节。”

话音刚落,就听隔壁胡广在家里大喊:“外边很乱,要看好家里的猪,别让它跑了。”这时的吴溥转过头来,不无得意地笑着对儿子说:“你听见没有,这个时候了,胡广连一头猪都舍不得,他还会死节吗?”

又过了一会,王艮家里传出了哭声。原来王艮誓死不降朱棣,已经饮毒酒死了。

第二天,南京城破,除“死节”了的王艮追随建文帝而去,吴溥、胡广、解缙三个老表安然无恙,情绪、神志、理智等一切正常,并且都出现在迎接朱棣的人群之中。(文/蔡驷 ) (图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