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死前留下一人,司马懿从此不敢伐蜀,30年后却害了蜀汉

2020-11-06 21:41:29 作者: 诸葛亮死前留

熟悉老版《三国演义》的朋友们应该记得,蜀汉后期朝廷内部有个蛀虫,名叫黄皓。电视剧里,黄皓巧言令色、油嘴滑舌,极尽阿谀谄媚、溜须拍马之能事,逗得后主刘禅十分欢喜。

刘禅好逸恶劳,不务正业,喜欢斗蛐蛐玩。黄皓就投其所好,想办法在成都城里买到两只顶大的蛐蛐,供刘禅把玩。刘禅朝堂前爱打盹,黄皓就趁机提醒刘禅,好显示他的正直和忠诚。甚至蒋琬、费祎、姜维坐镇丞相之时,黄皓还能在庙堂之上行欺君之能事,让这几位国家中流砥柱无能为力。

然而,如果从史料看,黄皓能在蜀汉中后期成为蜀汉内部最大的蛀虫,诸葛亮本人并非没有过错。事实上,如果从历史上看,正是诸葛亮在识人方面的疏漏,成就了黄皓在某种程度上的一手遮天。《蜀记》载:“‘臣费祎、郭攸闻朝堂内奸佞当道,黄皓者,欺瞒陛下,久必为祸乱也。伏惟先帝德之昭昭,欲除此人久矣。

奈何陛下(刘禅)忽玩之伴,不忍之夺。今愿丞相(诸葛亮)晓后主以大义而谋职,则社稷兴盛。’”费祎、郭攸之是诸葛亮《出师表》中重点提到的蜀汉重臣,从《蜀记》记载看,以他们为代表的忠心蜀汉的一批人已经察觉到了黄皓的危害,但这件事,诸葛亮死前并没有处理,而是将黄皓留了下来。

诸葛亮的举动和费祎、郭攸之之辈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出入,主要是因为他们所处的位置不同。费祎虽然是荆州派系的人,但在追随刘备之前,背景比较干净。刘备坐稳西川后,费祎又是作为刘备身边最信任的权臣存在的。《三国志·费祎传》载:“先主立太子,费祎与董允均为舍人,迁庶子。”所谓舍人,就是左右亲近之人,说白了就是刘备认为费祎等人很优秀,让他们陪伴在刘禅身边,亦师亦友的角色。郭攸之和他们都是一个圈子的人。

然而,刘禅的相对无能和他身边羽翼的丰满,就会让蜀汉内部势力失去平衡,这不仅关系到派系之争的问题,更涉及到利益分配的问题,后者尤其重要。诸葛亮虽然功德盖世,但他在蜀汉内部也不是没有反对者,来敏、廖立都是这样的存在。诸葛亮晚年支持他的人中,像费祎、董允、郭攸之、向宠等人,如果没有内部势力与他们平衡,权力欲就极有可能滋长傲慢,从而架空刘禅。

众所周知,刘禅是一个基本不太爱理会国事的君主,诚然不是完全不理会,但至少是被动的,是碍于国君之面的,这种情况下,他身边真正的亲信就很少,黄皓反而成为了稀有的存在。

然而黄皓的存在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黄皓精明的头脑和他的身份(宦官),决定了他在蜀汉内部上升的唯一通道就是赢得刘禅的喜爱和重视。这一点在诸葛亮去世后三年左右基本就实现了。相对于一个较短的时间段内,以及相对于这个时间段内蜀国的外部矛盾来看,黄皓的这一面对蜀国是相对有利的。

所谓这个较短的时间段,就是诸葛亮去世后,直到司马懿在和曹爽的对抗中隐忍下来之前这段时间。这段时间,因为蜀汉无人,曹魏对蜀汉的相对国家权力突然间失去了平衡。蜀汉没有了诸葛亮这道屏障,就像一只待宰的羔羊一样无可奈何地躺在曹魏的刀俎面前。

另一方面,黄皓邪恶的思想和恶劣的本性,决定了他在蜀汉内部上升的过程中,成为一只巨大的蛀虫,不断啃噬着蜀汉的国力和资源。《三国志·董允传》中记载黄皓说:陈祗代董允为侍中,与黄皓互相表里,黄皓始预政事。陈祗死后,黄皓从黄门令为中常侍、奉车都尉,操弄威柄,终至覆国。蜀人无不追思董允。

从史料记载可以看出,黄皓在董允离世前只能对刘禅一人起到巨大影响,对蜀汉政事还没有影响力。是陈祗让黄皓上了这条船。所以,从以上两个方面看,黄皓的存在对于蜀汉来说,并非完全是负面的。这里最重要的衡量因素,是时间节点。在蜀汉和曹魏国力产生巨大实力差距(这个差距是诸葛亮的突然去世造成的)的那些年里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