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曹操,曹操就到”。在中国,曹操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人物。但长期以来无论在小说或戏曲中,曹操都是作为奸佞的形象出现的这种形象大致是北宋以后逐步形成的。然而,真实的曹操并不是一个奸佞之辈,小说、戏曲都把他丑化了。正如说许劭评论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种评价倒是比较合乎历史的真实。
曹操的“奸”与“雄”主要体现在挟天子以令诸侯上。
他利用汉献帝的旗号以号召天下,是他称雄北方的政治资本。在这以前,他同李傕、郭汜、袁绍、袁术、吕布等人一样,不过是割据一方的地方军阀,其势力甚至还不如他们。但在这以后,他受封大将军,然后利用天子的名义收河南,抚关中,败袁术,灭吕布,接着在官渡之战中大败袁绍……曹操和汉献帝的关系是他政治生涯中最大的转折。从某种意义上可说,他正是利用了汉献帝这座阶梯梯,才登上了最高的政治舞台。
曹操和汉献帝之间的关系以及他对汉献帝前后后不同的态度,最能反映出他的“雄”、“奸”并存的双重性格。
在封建社会,天子是至高无上的权威,但在东汉末年,经过黄巾起义和军阀混战,汉室相当软弱,汉献帝除了身上一件褴楼的皇袍已所剩无几。一些地方割据势力自己还想当皇帝。例如公元195年,盘踞江淮一带的袁术就公然假造图谶符命,以“应天顺命”的名义自立为为皇帝。失败后,又将帝号归之占有青、冀、幽、并四州的兄长袁绍。其实在这以前,袁绍已在暗地使人散布“赤德衰尽,袁为黄胤,宜顺天意”的政治谣言,并私刻玉玺,企图登上皇帝宝座。
在这样的政治形势下,曹操却采取了同这些人完全不同的策略。他以尊奉王室的面目出现,把皇帝掌握在自己手里,然后利用皇帝的名义去与天下争雄。这就是有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最早是由曹操的谋士毛玠等人提出来的。毛玠等人在曹操收编青州黄巾军的时候即跟从曹操,当时他曾向曹操分析天下形势,提出“宜奉天子以令不臣”。曹操接受了这一建议。当汉献帝还在长安的时候,他就多次通使长安,加强与汉献帝的联系。以后汉献帝被杨奉、韩暹劫持到洛阳时,曹操毅然决策亲率军队急赴洛阳,把汉献帝抢到手,以后又在董昭等人的策划下把汉献帝转移到他管辖的许(今河南许昌东),并以许为都城,从而把汉献帝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里。自己则以辅佐皇室的身分,用汉王朝的名义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
由于采取了这一策略,曹操在同自己的军事对手的争雄中处于极为有利的地位。汉献帝虽然在军阀混战中被迫东流西徙,无法安定,但他毕竟是皇室最高权力的象征,正如袁绍的谋士沮授指出的:“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他在汉献帝流亡期间就向袁绍献计,建议他迅速决策把这个宝贝天子抢到手,但袁绍却不肯听从。
而曹操拉上天子的虎皮,就可以把不肯俯首听命于他的地方割据势力称之为“忤逆”,然后兴兵讨伐。同时还利用了士大夫阶层对于汉廷的传统感情,广泛招纳天下贤士雄杰,以扩充自己的政治势力。
曹操在处理同汉献帝的关系上,很重要的一点是他能从曹魏集团的全局利益出发,始终坚持实行不称帝的政策。曹操能够完成统一北方大业,是同他坚持这个策略分不开的。
史书记载,公元220年孙权袭杀关羽之后曾上书曹操,歌功颂德,劝他称帝,曹操读罢此信说:“孙权这小子是想把我放在火上烤啊!”他不听孙权的。当时文武大臣陈群、桓阶、夏侯惇等人也劝曹操称帝,曹操还是回答说:“如果天意选中了我 ,那我就当个周文王吧”这就是说,即使当皇帝的时机已经成熟,自己也不当皇帝,要把帝位留给自己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