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源自一次使者被斩,也并非人人遵守

2020-11-07 16:05:29 作者: “两国交兵,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句大气磅礴的诗句,其实并没有使用夸张的手法,反而在艺术加工之后,表达的已经非常委婉了。

耿恭与匈奴誓死为敌,已经到了不可共生的地步,自然也就不用再迂腐地遵循什么“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规则,杀使者之举,恰恰表达了耿恭的强势和决心,令敌人感到胆寒和绝望,当然了,也会招来敌人的疯狂反扑。

即便强如成吉思汗,他的使者也曾被人干脆利落地给斩杀过。

事情的起因发生在1217年,蒙古的一支商队在这一年来到花剌子模国经商,却在途中被花剌子模王阿拉乌丁·摩诃末的侄子全都给杀了,理由是认为他们是奸细。

成吉思汗自然无法咽下这口气,便嚣张地派遣了三位使者前往花剌子模国兴师问罪,结果花剌子模王阿拉乌丁·摩诃末根本不给成吉思汗面子,二话不说将成吉思汗的使者中的正使给斩了,又将两位副使剃掉胡须,羞辱一番放了回去。

花剌子模王阿拉乌丁·摩诃末的举动,彻底激怒了成吉思汗,随即对花剌子模国宣战,1221年,蒙古人的铁骑便踏破了花剌子模国当时的首都玉龙杰赤,并且对玉龙杰赤进行了残忍的屠城,整整两百万人左右的大城市,就这样灰飞烟灭,只留下10万匠人、妇孺儿童,还有5万青壮士兵被征调从军。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铁规,在历史上斩杀“来使”的例子数不胜数,这也证明了在战争状态下讲究礼节和规则的想法并不现实,最终能够决定使者生与死的还是自己一方的真正实力。

还有一点也值得一提,蒙古的使者确实悲催,比如1225年,当时与蒙古关系非常“友好”的高丽,就突然耍起脾气,将蒙古的使者给杀了,虽然后来成吉思汗来攻打后,高丽没了脾气,但在成吉思汗撤军后,高丽又杀了蒙古留下来的72个人。

还有蒙古人派往日本的使者团,不仅仅屡屡被日本拒绝,还将蒙古人的三十多人使者团近乎团灭,只留下三个高丽水手回去复命。

综上来看,两国交兵期间,杀不杀对方派来的使者,取决于双方的实力和态度,以及在战争背后的需求,如果不想继续征战,那肯定会彬彬有礼,大谈周礼,不杀来使;但如果双方的矛盾冲突极大,以及无法调和,必须要分出胜负时,砍杀对方使者,已经成为一个必然的举动,谁又管那么多规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