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拿笔,一手拿枪,当年他们这样做记者

2020-11-07 21:47:15 作者: 一手拿笔,一

邯郸涉县西戌镇沙河村有一条“电台路”。

沿着这条路走到尽头,一棵老槐树下,一口甜水井旁,是“陕北新华广播电台”旧址。

陕北新华广播电台旧址房内的陈设。长城网记者 李相伯 路钦淋 摄

这是个北方农村常见的农家窑洞小院,五孔窑洞一字排开。由于年代久远,土坯墙显得有些倾斜。院子中间,伫立着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首位英语女播音员魏琳同志的铜像。

房内设备极简,一张播音桌,一架送话器,一把绒垫椅子而已。机房就是一个小土窑,很小,一铺土炕随形就势垒成。

冲破敌人新闻封锁的红色电波,就是从这里飞向全国……

陕北新华广播电台旧址房内的陈设。长城网记者 李相伯 路钦淋 摄

王矿清介绍,解放战争时期,邯郸新华广播电台和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同时驻扎此村,面向全国广播,廖承志、齐越等一大批新闻工作者在此生活,这里是新中国新闻事业的重要成长地。

“电台初建时,条件十分简陋,办公地点设在老百姓的庭院里,院子北靠土堰,堰上打下五孔土窑洞,西边一孔是播音室,东边一孔是机房。另一孔是后来的陕北新华广播电台播音室。为了防止敌机轰炸和土窑风化,用木头架顶起窑洞,以免坍塌。”王矿清说。

播音员钱家楣是1947年4月底从陕北来到太行山区的。此前,沙河村是邯郸新华广播电台的所在地,因为陕北战局日紧,建立起来仅半年时间的邯郸台,这时接到上级指示立即准备接替陕北台的广播,同时担负起两个台的广播工作。

1947年3月29日晚,邯郸新华广播电台忽然接收不到来自陕北的声音。为确保党中央的声音一刻也不中断,邯郸台立刻决定以陕北台的波长反复呼叫“陕北新华广播电台,XNCR………”重播青化砭大捷的消息。

30日,邯郸台正式接替陕北台播音。“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现在开始播音”这一熟悉的声音响彻在太行山上空,也响彻在全中国、全世界的上空。

太行红色新闻文化陈列馆内模拟呈现当年的播音场景。长城网记者 李相伯 路钦淋 摄

“母亲告诉我,在路上的新闻工作者,永远不知道前面会遇到怎样的挑战,只要有信念,不论险滩或悬崖,都只是一马平川。”母亲钱家楣的印象,在女儿温飚眼中是那么清晰,“母亲说,在那种形势下,无论如何都要坚持播音工作,一分钟也不能耽误。”

现存资料中,有一张钱家楣年轻时的照片,即便只有黑白两色,也能看出那天然的柔美,但这样一个笑起来眼角弯弯的女孩,却有着不寻常的战斗力。

为了保证播音不中断,时任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第一任编辑部主任,也是钱家楣爱人的温济泽将毛毯披在头上,内臂撑开,像伞一样罩住不停播音的钱家楣,阻挡着从洞口涌进来的硝烟,保障了钱家楣的正常播音。就是在这个堪称广播史上最简陋的播音室里,钱家楣播出了陕北战场和全国战场上许多振奋人心的捷报。

“青化砭大捷的消息是陕北播音的最后一期节目。此后,羊马河、蟠龙一连取得三次大捷,母亲播出了述评《志大才疏、阴险虚伪的胡宗南》,接着又播出了范长江写的打油诗。毛主席听后说,‘这个女同志好厉害,骂起敌人来真是义正辞严!这样的播音员要多培养几个!’………”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最早播音员之一钱家楣。资料图

这些充满烽火硝烟的岁月,如今从温飚口中讲出,只是缓慢悠远。“母亲的回忆中,核心内容都是‘没有让播音工作耽误一分钟’!”

也许,当年播音完毕,在敌人的炮火中撤退时,钱家楣也是这么想的吧!

距离沙河村两公里的西戌村,有一座幽静整饬的小四合院,这里就是当年陕北新华电台、邯郸新华电台以及新华总社的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