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晓阳丨桐城派古文的山水灵境

2020-11-09 08:55:48 作者: 萧晓阳丨桐城

△方东树像资料图片

梅曾亮及岭西作家的写景之文渐离学人义理之辩,超迈前人,将丽藻融入桐城古文“义法”,借山水抒怀,文境空灵,如别有逸趣的山水图画。

三、新奇瑰丽的荒远之境

近代后期的游记与此前的山水之文不同,多记述异域山水之神奇瑰丽,往往不仅描摹山水,也记风土人情。此类文章绮丽自然中又融入神秘笔调,形成了独特的奇幻之境。 曾国藩弟子之文则时见奇思,黎庶昌东游、游欧诸篇尤有瑰丽之致。

自清初至光绪间,桐城派文人写景之文往往取境于寓所见闻、名山秀水,少有记述荒远幽境者。巴陵吴敏树文风别具一格,写景记事不离洞庭湖山而境界自远。 至郭嵩焘及曾门弟子之游记则多述域外见闻,令人耳目一新。黎庶昌所记日本及欧洲山水胜境尤为详尽,多写域外奇特瑰丽景致。《西洋游记》诸篇之景致如《山海经》中山川之邈远。其《卜来敦记》述滨海胜境卜来敦处处新奇怪异:“四洲之物,奇奇怪怪,无不毕致。”“浅草平沙,绿窗华屋,与水光掩映,迤逦一碧而已。”文中所记之沧海石岸、玻璃鱼池、海中长桥、浅草沙岸,令读者仿佛置身海市蜃楼之中,感受到英伦光怪陆离的海滨奇景。而薛福成欧游所记自然新奇,述异之作写古墓之神秘,记枯松之新芽,说旋风扬沙,也往往奇幻悠远。张裕钊《游狼山记》叹“天地四时变移,眇若坠叶与飘风”。《游虞山记》见“云海豁开,杳若天外”。虽在东南烟柳繁华之地,也觉有遗世独立之邈远。至马其昶与妻弟姚永朴、姚永概之文,同记西山精舍,而各饶情韵,异于桐城古文前期清真之风,点染山水如在目前,取境幽洁似黎、薛,然不复为荒远之境。现代散文如诗如画的空灵境界里往往有这样的气息。方令孺《山阴道上》“静静的黄昏”、张漱寒《心灵的灯塔》“如流水在汩汩低唱”就流淌着桐城后期古文幽雅的情韵。

△《山海经》书影 资料图片

可见桐城派山水之文同样不乏清雅之辞。 桐城“三祖”之文往往简淡峻洁,情理相洽;岭西文章醉心林泉,是别有逸趣的山水图画;至于曾国藩弟子以奇瑰之辞述荒远之境,又已近白话美文清新妙远之意趣。这些摹写山水的记叙之文往往以山水游记为体式,以烟云泉石为景象,以诗笔画意为精神,营构出清新隽雅的山水灵境,开辟了中国散文新境界。

(作者系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内容:《光明日报》2020年11月09日13版

主编:伏俊琏(西华师范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