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是蒯祥造的,他去世后,因“三点”原因在家乡受到如此尊重

2020-11-17 08:02:40 作者: 紫禁城是蒯祥

蒯祥有“活鲁班”的称号。他不仅是木匠中的大高手,还建造了紫金城内许多宫殿。蒯祥去世后,被葬在老家,千百年来,他的陵墓却不乏后人探望,受到家乡所有人的尊重。您可知道这事情背后的秘密?小编这就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蒯祥是江苏吴县鱼帆村人。明代的工匠是世袭制,蒯祥的祖父、父亲都是工匠,他自幼随父学艺,蒯父告老还乡后,蒯祥已在木工技艺和营造设计上成名,并继承父业,出任“木工首”,后任工部侍郎。

永乐十五年,明成祖朱棣把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征召全国各地工匠,前往北京继续大兴土木。蒯祥因为设计水平高人一等,被任命为工程设计师,他的第一项任务,就是负责设计和组织施工天安门。天安门作为紫禁城的第一重门,也是皇宫的脸面,皇帝觉得大门的门高不够威风,蒯祥在不影响建造结构的基础上,通过色彩阴影的对比,将这座门设置的形状线条异常完美,且不失威严。竣工后,这座皇宫的大门不仅受到了文武百官的称赞,也受到了永乐皇帝的称赞,皇帝称他为“蒯鲁班”。

此后的四十多年里,蒯祥又奉命建造了奉天、谨身、华盖殿三大殿。承天门被大火烧毁后,宫人请他重建九开二层的木构城楼,以及两宫、五府、六衙署等建造设计。蒯祥为何会如此受欢迎?因为他的建造水平,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据记载,蒯祥在每项工程施工前,都会做精确的计算、绘画,竣工之后,每项建筑的位置、距离、大小和尺寸,与设计图分毫不差。当时可没有如今的精密的测量工具,但是他却凭借自己的双手,建造出如此雄伟的建筑物,着实令人惊叹。

蒯祥对于木质建筑中,榫铆技巧在建筑艺术上的应用,也有自己的见解。他先设计建筑用料,再考量建筑施工,最后再营造榫铆骨架,骨架都结合得十分准确、牢固,百年屹立不倒。在北京皇宫府第的建筑中,蒯祥还将江南的建筑艺术,巧妙地运用上去,比如采用苏州彩画、琉璃金砖,将殿堂楼阁,装点得更加富丽堂皇。

铁打的紫禁城,流水的工匠,蒯祥造完紫禁城后,却被朝廷封官,地位直线上升,成为了当朝最受人尊重的工匠大师。他去世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被葬在了苏州。许多世代名流,在回到家乡之后,可能没有在官位时期受人尊重了,更何况古人讲究士农工商,蒯祥虽然也做官,但也是做工匠起家,并没有传统名流地位高,然而他的坟墓前面,却被后人提字:“闾阙巍巍共仰香山鼻祖,园林处处不忘胥水良师”。这是何等的殊荣?

甚至千百年后,仍有许多人去拜访他的陵墓,对蒯祥的名号赞口不绝,仿佛他成了自己家乡千百年来最大的荣耀一般,为何他会获得如此崇高的尊重?

其中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原因,苏州香山走出了如此一位惊才绝艳的建筑大师后,蒯祥的名号越大,他的家乡——香山的工匠,名气也越大。直到晚清时,仍有“江南木工巧匠皆出香山”的说法。另外,蒯祥对于苏州的影响,除了让香山工匠享誉天下,还让陆墓金砖和苏式彩绘,成为皇家御用。

蒯祥受人称赞的还有他的人品。尽管蒯祥官职很大,但他为人非常谦逊俭朴,到了晚年,他主动辞官隐退后,地位仍然崇高,有一些工匠或者是建造工程,都会找他询问建造技巧,蒯祥从来没有感觉到不耐烦,只要有人去问他,他就会耐心详细地,向别人解释建筑技巧当中的细节。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