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看历史,商纣王其实是伟大的改革家

2020-11-19 17:46:34 作者: 换个角度看历

由于他的改革遭到了旧贵族集团的强烈反对,于是他借向外征战与改革的时机提拔任用了一大批新人的人才。他任命了许多非奴隶出身的下等人民和奴隶出身的有才能的人来担任各级官吏,打破了贵族世袭控制的局面,让社会第一次开始了社会流动。

当时的商朝门阀割据严重,帝辛的这一改革明显触动了各级贵族的利益。而后他又废除了贵族的世袭权力,并收回了他们的领地。可以说,商朝最有势力的几大利益集团都在帝辛大刀阔斧的改革过程中给得罪的干干净净。他的下场注定不会好。

那么帝辛又是如何一步步被抹黑的呢?流传许久的关于帝辛的七十条罪状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通过翻阅历史资料,笔者发现帝辛的罪状是从周朝开始不断被加上去的。史书记载,战国增加了二十项;西汉时期增加了二十一项;到了东晋时期增加了十三项。随着时间的推移,商纣王的罪状也是越来越多,比如商纣王和妲己剖开孕妇肚子的记载,在晋朝之前是没有的,到了晋朝才开始出现。

而被"黑"的最厉害的,就要数从明人许仲民开始,他在神话小说《封神演义》里把帝辛描述成一个十恶不赦的恶魔,酒池肉林、炮烙之刑;宠女妖,杀重臣可以说是无恶不作,连史书上记载的夏桀的所有罪恶都被拷贝过来安插在了帝辛的身上。

小说中纣王暴虐无道,发明了炮烙这样的酷刑

因为受到演义小说的影响,我们常常会觉得皇叔比干是忠臣,王兄微子启是贤臣;而推翻纣王暴政的周文王和周武王更是替天行道的明君。可是历史真的是这样吗?让我们抛开小说的偏见,一起走入真实的历史来评判这些人的是非黑白。皇兄,王叔,诸侯,这些大门阀和旧贵族不就是帝辛在改革时期最大的阻力吗?这些人之所以会站出来反对帝辛会不会是因为帝辛的改革触动了他们的既得利益呢?

就好比皇叔比干,先不着急为他下定义定论他是不是忠臣,先看一个历史的真相,那就是在故事中的皇叔比干是被纣王剜心而死的,按道理来说,他去世的时间应该要早于帝辛才对。而事实上,帝辛的自焚时间在历史上的记载是在公元前1046年;而最新发现的历史遗迹比干庙当中,明确标注着比干的去世时间是公元前1029年,也就是说,在帝辛自焚后的十七年间,比干依旧健康的活着,根本就不是被人挖去了心肝。

比干庙遗址,现在也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另一个贤臣微子启是帝辛的长兄,按照礼制来说,应该是微子启继任商王的王位。那么皇位又是如何交到帝辛的手里的呢?帝乙一共有微子启、微仲衍以及帝辛三个儿子。根据《吕氏春秋的记载,帝辛兄弟三人都是同母兄弟,但是在微子启出生时,他们的母亲还是妾的身份,后来被立为王后之后才生下了帝辛。帝乙本来因为微子启年长想要立他为继承人,但是太史却认为于礼不合,加上帝辛在年少时就表现的极为突出,于是帝乙就立了帝辛为嗣子,继承了皇位。

微子启画像

于是微子启就联合了一大批对帝辛改革有异议的旧贵族公开反对帝辛。比干作为其中比较得力的几位,也正好是被后世当作忠臣的代表。其实在现在看来他们都是反对改革的既得利益者。再后来微子启还派了两个代表去西周请兵,想要借此来达成内外勾结推翻天子的目的。

后记

"纣克东夷而陨其身"这是历史对帝辛之败对点评,殷商覆灭,帝辛自焚殉国,也算是君王死社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