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的真相,其实是一场“骗局”

2020-11-22 17:44:43 作者: 你以为的真相

而在真实历史上,还真就缺了一人,那便是司马懿。

其实诸葛亮一出祁山的对手是曹真、张郃,而不是司马懿。

那时的司马懿还驻守在魏国的南方重镇宛城,根本不可能出现在西边。

既然诸葛亮的对手名单中没有司马懿,那么这出空城计自然也是虚构出来的了。

正所谓,诸葛一生本领,全在谨慎二字。

我们遍查史书也没有发现诸葛亮使用过空城计,反而是我们前面提到过的孙坚,地地道道地为我们演绎了一出“空城计”。

公元190年,孙坚屯兵鲁阳(令河南鲁山),准备攻打董卓。

当时孙坚军中缺粮,他准备让自己的手下公仇称去督促征收粮草。

这天,孙坚在城外拉起帐幕,亲自为公仇称饯行。

突然间,董卓的数万兵马杀奔到城前,一时间杀声震天、动人心魄,情况十分危急。

军士们都劝孙坚进城躲避,而孙坚却不为所动,依旧行酒说笑,仿佛根本就没看到敌人的大军一样。

军士们见孙坚胸有成竹,也就继续饮酒作乐,全不把敌军放在眼里。

董卓的军队见孙坚队伍齐整、若无其事,以为必有大军埋伏在侧。

便不敢轻易攻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孙坚进入城中,然后灰溜溜地撤退了。

孙坚饮酒之间,便退却数万敌兵。

比之诸葛亮的焚香抚琴,亦是不遑多让。

亲借箭,看孙郎

上面说到孙坚的两件英雄事迹都被罗贯中借走,并给了蜀汉的主角们。

其实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不仅孙坚的事迹被借走了,就连他儿子孙权也未能幸免。

这不,罗贯中又把孙权的草船借箭借给了诸葛亮。

在演义中,孙权成天嚷嚷着要把刘备所借的荆州给要回来。

但他哪里知道,他被借出去的何止是荆州,还有自己的英雄事迹呢。

曹操在赤壁战败后,一直想着卷土重来,于是他一直训练着自己的水军,就想着有朝一日报仇雪恨。

终于,在赤壁之战的五年后,曹操再次挥军南下,并与孙权相持于濡须口。

由于曹操是外来户,不熟悉濡须口当地的地理环境,所以他决定先采用坚守的策略。

无论孙权如何挑战,曹操就是按兵不动,固守阵营。

弄得孙权实在没有办法,只能兵行险招,亲自乘船来窥探曹营军队的部署情况。

孙权虽然是偷偷来的,但却瞒不过曹军的侦察兵。

曹操在得知孙权亲自前来的消息后,很想主动出击,但他又怕敌军趁着夜色设有埋伏,于是便让士兵放箭据敌。

由于天黑雾大,曹军的飞箭大部分都射在了孙权所乘木船的船身上。

因为箭枝都射在了船的一面上,增加了木船一侧的重量,很容易造成翻船的危险。

所以孙权就让人把船掉个头,让另一面也被箭射满,从而保持了船只平衡。

最后,孙权大摇大摆地乘着射满箭的船,转回了自己的大营。

曹操后来得知了这件事,不由得望江兴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

后来南方进入到雨水季节,曹操无法取得战果,不得不主动撤军北归了。

孙权的“草船借箭”虽然不比诸葛亮那般精妙绝伦,但也惊心动魄、看点十足。

他凭借着自己的勇气与智慧,成功击退了来势汹汹的曹操,使得曹操再也无力对东吴发动大规模的战争。

在《三国演义》的三大阵营中,存在感最低的便是江东孙氏了。

罗贯中不仅将东吴刻画成“打酱油”、搞破坏的一方势力,还将他们的英雄事迹移花接木给了我们的主角——蜀汉阵营。

不可否认,《三国演义》成就了这段历史,但也掩盖了这段历史。

它使得三国故事传唱大江南北,妇孺皆知;

也使得三国人物蒙上了神秘的面纱,成了我们身边最熟悉的陌生人。

当我们领略诸葛亮、关羽等主角的风采时,也不要忘记“新版三国片尾曲”中唱的那句:

江东子弟也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