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虽然身在玄宗的身边,但他很快看清局势,挑选投效远在西北的新君肃宗。之后授命淮南节度使去担任征伐永王李璘。他从前结交的李白,正是投身于李璘的大军妄图建功立业。原本李璘也在成都,正是得到玄宗亲自录用前往荆州江南招募勤王戎马,但李璘动身今后,却被肃宗视为不服管制,妄图自立。
高适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下级小官,摇身一变成了重要节度使大员,但他因而阅历最为困难地一段时刻:他要在作战中亲手将曩昔尊敬的老友李白捉拿,他的家园睢阳正遭到最触目惊心的围城苦战。高适在淮南,间隔睢阳很近,却由于永王李璘而无法救援。他连连敦促临淮节度使贺兰进明,但无动于衷。等高适随河南节度使张镐一齐赶去睢阳时,不只目击家园劫难,更阅历另一个重要边塞诗老友王昌龄的死。
王昌龄比高适还大几岁,也年届六旬,听说他是期望回家园太原终老。其时睢阳紧急,王昌龄已然身为边塞诗人,也赋有侠义心肠,或许在返乡一同前往张镐军中,期望和高适再次相见,一同为朝廷出点力。亳州刺史闾丘晓受张镐指令先出动军队救援,为大军集合争取时刻。可闾丘晓不光成心缓慢,还导致王昌龄在亳州遭到杀戮,究竟为什么原因一向是唐代诗人研讨中的一个疑团。
王昌龄为什么这个时分去亳州,是劝谏闾丘晓出动军队被杀,仍是出于文学才调的嫉妒遇害长久以来议论纷纷。不管如何,高适在这段时刻心里连连遭到严重冲击是毫无疑问的。
淮南任职完毕后,高适回来四川任相对悠闲的彭州刺史和蜀州刺史。原本从华州到了秦州(华州为陕西华阴县,秦州为甘肃天水市)一带的杜甫,一方面期望投靠蜀中的远亲,一方面知道有高适、严武等旧交在当官,可以一同相会。高适之前阅历李白、王昌龄两大诗人朋友的变故,对杜甫这一旧交显得反常关心,他比杜甫年长八岁,经过严武组织住处,便是有名的浣花溪草堂。
上元元年(760)到广德元年的三年间,高适一向在蜀州,坐落今日成都市所属崇州市,与杜甫有比较亲近的来往。上元二年,高适还随节度使崔子光平定梓州刺史(今绵阳市三台县)段子璋建功。崔子光建功被皇帝调走,就让高适署理剑南节度使,王抡也在节度使贵寓任职,常常和杜甫集会。杜甫这段时刻非常轻松高兴,留下好几首他们三人集会喝酒的诗,如《王十七侍御抡许携酒至草堂奉寄此诗便请邀高三十五使君同到》等,杜甫还在期间恭喜高适的六十生辰(广德元年763,古人记虚岁)。
高适、李白与杜甫的塑像
高适正是在四川期间抵达人生的高峰。为了捍卫西川,高适后来却在与吐蕃的作战中遭受败绩,丢了松、维、保三州,今日的松潘、理县一带(维州为理县东北薛城,保州为理县北,原云山郡治所定廉县),这几处都归于曩昔云山郡,高适算犯下比较严重的渎职,被严武替换,打破吐蕃军,守住西川防区。高适因迁刑部侍郎而脱离蜀地,只是两年后就逝世。
上元元年秋,裴冕受提拔回长安升任右仆射。杜甫的日子逐步贫穷,便写诗给高适,“百年己过半,秋至转饥寒。为问彭州牧,何时救急难?”把贫穷和巴望协助写的非常直白,一点也不见外,足见两人相交至深。恰恰这期间,高适职务产生变化,由彭州刺史改蜀州刺史。高适告知杜甫调集状况,给杜甫一些经济上的协助,等高适到蜀州之后,杜甫去探望,写了《奉简高三十五使君》:“今世论文人,如公复几人。骋驷开路途,鹰辈出风尘。行色秋将晚,友谊老更亲。天边喜相见,披豁对吾真。”把高适描述得非常洒脱拉风,对朋友的真挚和高兴也溢于言表。
第二年,高适寄来《人日寄杜二拾遗》:“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土。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身在远蕃无所预,胸怀百忧复千虑,本年人日空相忆,下一年人日知何处?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龙钟还恭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这时的高适位置日升,身边友人却日益寥寥,表达对杜甫这样的友人有爱惜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