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身边尚有30万大军,为何不听蒙恬劝告,仅凭圣旨就自杀?

2020-12-21 15:17:37 作者: 扶苏身边尚有

他能知道的,大约是父皇当年那些变节的现实,父皇关于宗室的不信赖他必定也是看在眼里的,或许他也能看到自己和儒家的联系引起了父皇的忌惮这一层。

但是,关于李斯和儒家的博弈,年青的扶苏未必想得理解。

因而,在扶苏的眼里,父皇此举是对自己的极大不信赖,是回绝自己成为继承人的一种体现。而李斯,大约也是不支撑自己的。

加上,向来不带宗室令郎出游的父皇,居然在自己脱离咸阳后,带上了自己的弟弟胡亥随行。要知道,胡亥的师傅是父皇的近臣,掌管法则、玺印的赵高。

这一行为更加深了扶苏心中的置疑,父皇大约是有意要让自己脱离权利中枢,而立弟弟胡亥为继承人吧。

当然,全部没有清晰的表明,扶苏也远远没到失望的时分。

但是,在上郡待了两年,没有比及父皇让自己回咸阳的诏书,却比及了让自己自裁的诏书。

听着使者全部历历往事,听到的都是父皇的呵斥,扶苏心里的最终一点期望被浇灭了。

父而赐子死,尚安复请?父皇本来就现已置疑我,不信赖我,现在大约是忧虑我将来拥兵造反,对帝国晦气吧?

因而,身边尽管有蒙恬的30万大军,但面临蒙恬的苦苦相劝,扶苏却体现出了极大的失望。

说到底,扶苏过分年青,他不是一个坚韧的政治家,而仅仅一个人罢了。

情感的失望让他不会想到,这道诏书代表的现已不是他父皇的毅力,而是赵高和胡亥的意思。

悦读文史,我是子彧,等待重视。深度原创,抄袭必究。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文/子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