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贤、好汉、响马之性,实兼而有之者也。”
—赵翼
纵观我国历史,不难发现朱元璋可谓是我国历史上身世最低的皇帝,杂乱的人生阅历造就了其杂乱多变的特性。流离失所的宗族史
朱元璋的出生地安徽凤阳,在明朝称之为“中都”,象征意义爱崇。可是,在元朝控制时期,凤阳并不是经济兴旺的区域,数百年的战乱致使名城变为废墟,因而大众四散、土地荒芜好像也不是那么稀有。
朱元璋的宗族史便是这片无常土地的灾祸史。
若问朱元璋的老家在哪里,大约大部分人会信口开河“安徽凤阳”,可是依照详细行政规划来看,朱元璋是朱家榜首个凤阳人。据史料记载,朱元璋的大哥生于江苏盱眙,二哥三哥生于安徽五河,这显现了朱氏宗族流离失所的迁徙史。
从朱重八到朱元璋
朱元璋出生后,依照宗族的辈分,这个重生的男孩被宗族老一辈取名为朱重八。
在朱重八17岁那年(1344年),一场千载难逢的旱灾席卷了江淮大地。这次的厄运来得有些猝不及防,接二连三的瘟疫更是让这个贫穷之家难以维系。
在这年的四月六日,朱元璋的父亲逝世,三天后大哥逝世,十三天后母亲逝世。其时朱家是外来户,没有自己的地,为了安葬亲人,朱元璋只得向地主刘继德求一块坟场。可这点恳求却遭到了刘继德的谩骂,这种为富不仁的冷酷深深刺痛了少年朱重八。
在皇觉寺为僧期间,朱重八走遍了淮河中游区域。面临漆黑的社会现实,朱重八发出了震慑心灵的呼吁“为什么汉儿要耻辱活着,为什么元朝贵族就可以心安理得地享用全部?”
在毫无期望的社会现实面前,朱重八加入了白莲教徒聚集的红巾军,并改名为朱元璋。因为能征善战,朱元璋在起义军中很快锋芒毕露,成为了红巾军的实权人物。
朱元璋其实对白莲教的那一套看得很清楚,即依照宗教的办法迷惑民众发起起义。可是这种宗教结社的办法实际上是松懈的,要想一致我国,还得依托儒家的学说。既然如此,朱元璋也就遵从谋臣的主张,四处吸引知识分子,期望树立王朝霸业。
狠狠黑了一把白莲教
有了一群饱学之士的辅佐,朱元璋的文化水平有了质的进步。他曾在行军途中写下“梅花初月楼”的诗句,也曾题过“国朝策略无双士,翰苑文章榜首家”的对联。
至于明朝国号的由来,明史我们吴晗先生曾指出,朱元璋的国号大明来自于明教,这一观念跟着《倚天屠龙记》的热播而广为流传。但近年有学者提出大明源于明教一事并不事实。
其实,在其时的农民起义军中,明教确实是一种盛行的崇奉。朱元璋在教徒聚集的起义军中,不受影响显然是不可能的。可是到了1366年,朱元璋却发了一道檄文,狠狠地黑了一把白莲教。
这道檄文称白莲教“妖言既行,凶谋遂逞,焚荡城郭,屠戮士夫,草菅人命,无端万状”,等于从根本上否定了白莲教的救世理论。那么问题来了,朱元璋为何如此诅咒自己赖以鼓起的白莲教?
国号源于《易传》
朱元璋早就看不上白莲教了,其时因为战乱,所以朱元璋只能依托白莲教的力气,而当其身居高位之后,就觉得白莲教实在是鸡肋。
国号大明,实际上和明教、白莲教没多大联系,其国号源于《易传》中的一句话:“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