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君奸相?赵构与秦桧鲜为人知的人生侧面

2020-12-28 14:34:07 作者: 昏君奸相?赵

说到赵构、秦桧的姓名,无不让人咬牙切齿,愤怒不已。这对昏君奸臣苟且偏安,不图进步,对金国阿谀奉承,称臣纳贡,将华夏的大好河山让于别人。栽赃忠臣良将,屈杀岳飞父子,一手策划制作了南宋榜首冤案,病国殃民,遗害无穷。

现如今赵构、秦桧这对昏君奸相现已永久的被钉在前史的羞耻柱上。但正所谓人之初,性本善,没有一个人生下来便是坏的,本文仅仅想介绍一下靖康之变前后两个人的阅历,但这种阅历乃至有些超乎咱们的幻想。

康王殿下赵构

作为宋高宗皇帝时期的赵构,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一个糊涂窝囊,胆怯怕死,贪图享乐,为了一己私欲,偏安东南一隅之地,无意康复华夏,迎回远在北方地区受尽磨难的爸爸妈妈兄弟;在流亡过程中,又丧失了生育能力,不只政治上无能并且仍是特性无能。

那当皇帝之前赵构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据记载,赵构字德基,1107年5月出世,是宋徽宗赵佶的第9个儿子,母则亲是韦贤妃。封建时代的皇位继承法则是“母以子贵,子以母贵”,宋徽宗前前后后一共有31个儿子,从排行上来说,赵构先天上不具备任何优势;何况她的母亲韦贤妃身世卑微且不受徽宗的宠爱,所以从出世开端,好像赵构就注定与皇位无缘。

当不上皇帝,那就做个王爷吧。1108年年幼的赵构被封为广平郡王,1121年15岁时被晋封为康王。在一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的父亲影响下,年青的赵构学习十分勤勉,”资性朗悟,博学强记,读书日诵千余言”,书法造就也是极高的,他善长楷、行、草书,笔法洒脱婉丽,天然流通,颇得晋人神韵。明代人曾点评“高宗善真、行、草书,天纵其能,无不造妙。”

除了文化知识方面,赵构与其他皇子大为不同,每日操练骑马射箭,” 挽弓至一石五斗”。 依照宋朝的军制,弓射一石五斗(大约相当于今天180斤,指的是弓射的强度)已算武艺超群,可选入“班直”,充任皇帝的护卫。尽管不及岳飞的“挽弓三百斤”(大约相当于今天380斤),但关于一个能够每日优哉游哉的亲王来说,已是十分可贵。

1126年金军兵临开封城下,、而金人要求宋廷差遣亲王、宰相为人质,才肯议和。宋钦宗召来皇弟们协商,世人都知道此行阴险万分,但只要赵构慨然请行(臣为宗社大计,岂应辞避!)。

在金营期间,宋军狙击金营失利,金人非难,与他一起而来的宰相张邦昌泣涕请罪,赵构意气空闲不为所动。对此金军主将完颜宗望置疑这个二十岁出面还有骑马射箭的毛头小子是冒牌亲王,所以要求替换。回归汴梁不久后,赵构再度受命出使河北,期间金军攻破汴梁,宋室北迁,作为“漏网之鱼”的康王赵构就这样登上了皇帝宝座。

抗金中丞秦桧

关于秦桧只能用栽赃忠良、卖国投敌的“大奸臣”来结论。但靖康之变前,他是位实实在在的抗金烈士。

秦桧字会之,1091年出世,江宁府(今江苏南京)人。1115年考中进士,先担任密州教授(大体相当于市教育局长),后来考中词学兼茂科(官员的一种选拔性考试,首要考填词、写词),被录用为太学学正(国立大学的校长),从经历上看,可见秦桧仍是有些文采的。

1126年金兵南犯,差遣使者要求宋朝割让三镇之地,秦桧上书:要求只割让本来不属于北宋的幽州;并且说金人奸滑奸刁,建议朝廷应该赶快备战。但没有得到朝廷的理睬,尔后被录用为主和宰相张邦昌的属下,秦桧怒火中烧, “这次专门是为了割地,与臣的定见对立,不合我的良心。”三次上书辞去职务。

不久又伴随肃王为人质,送金军北归。回京后因同僚们引荐,被录用为殿中侍御史、左司谏(督查类的职务)等职务。后来金兵坚持要割地,宋钦宗招集百官协商,其间范宗尹等七十人赞同割地,秦桧等三十六人坚决对立割地,之后秦桧被录用为御史中丞(相当于最高检察长)

1127年汴梁城破,徽钦二帝被扣压,金人预备拥立一位宋朝大臣为傀儡皇帝。留守王时雍等召百官军民提议立张邦昌,世人心惊胆战不敢作答。督查御史马伸提议世人一起写信对立,所以秦桧向金人写了一封信,其间一句写的仍是颇有些气势,“必立邦昌,则京师之民可服,全国之民不行服;京师之长子可灭,全国之长子不行灭!” 全文截图如下: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