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三气周瑜可信度有多大?

2020-12-30 08:58:17 作者: 诸葛亮三气周

由于名著《三国演义》的烘托,东吴大都督周瑜成为三国死的最懦弱的名士。而周瑜被诸葛亮三气而死家喻户晓,特别是周瑜临死时那句“既生瑜何生亮”苍凉的令人唏嘘。但是,《三国演义》毕竟是演义,其三分实在,七分虚拟,故事许多都是虚拟。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成了才智的化身,被塑造成“多智而近妖”的神人。在赤壁之战中,诸葛亮“舌战群儒”、“火攻计”、“借东风”等等,其风头直盖赤壁之战的最大功臣周瑜。而赤壁战胜后,诸周两人直接Pk中,诸葛亮料事如神,处处料敌于先,成果完爆周瑜,三气周瑜使其终究惨死。

那周瑜要比诸葛亮年长6岁,他真的是一个嫉贤妒能、胸怀狭窄的"庸才"吗?答案太出其不意,事实上周瑜有三大特色.

一是当之无愧的"官二代"。他出世名门之后,他的父亲周异曾担任洛阳令,而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

二是当之无愧的大文人。"官二代"身世的他从小就受到了杰出体系的教育,身怀绝世之才,胸藏不世之谋。

三是当之无愧的"大都督"。周瑜不光文武双全,智慧过人,并且身材高大,英俊潇洒,他长得婀娜多姿、玉树临风,有苏轼的名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为证:“遐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四是当之无愧的"大儒士"。他是一个胆识过人、策略过人、雅量过人、气量过人、胸怀过人之人。有陈寿的《三国志》对周瑜的全面正能量的点评为证。就连一贯出言慎重的枭雄刘备也对周瑜不苛赞谬之言:“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阔,恐不久为人臣耳。”

刘备之所以给出这么高的点评,是有原因的,其实刘备在“草庐三顾”请诸葛亮出山之前,出道早的周瑜就现已为孙权提了二分全国,乘机雄霸华夏的战略设想。周瑜详细建议分三步走,第一步:占有江东,以长江天堑为天然屏障,扼险自守,称雄江东,以到达二分全国的意图;第二步:乘机图谋荆州,突袭益州,以达占有荆州之咽喉之地和川蜀之广沃之地的意图。第三步:剑指偏锋,全力争霸华夏,占有华夏,以到达一统全国的意图。总归,可以说周瑜的"江东对"是一个远见卓识的战略,比诸葛亮的"隆中对"更全面更详细更体系,也更早提出,其策略之深比诸葛亮有过之而无不及。更有专家们直言不讳地表明,周瑜是诸葛亮无法比拟的,两人不在一个层次上。赤壁之战中,周瑜大放异彩,运用连环计,以少胜多,打败了声称百万大军的曹操。整个进程,诸葛亮仅仅副角,劳绩甚微。

并且周瑜和诸葛亮各伺其主,非但没有直接正面的比武,并且不存在什么过节,更不存在什么"因忌生恨"的恩怨,要知道赤壁之战后到周瑜病死这两年时刻,诸葛亮的责任就是在零陵、桂阳、长沙三郡征调赋税以放逐实,做好后勤工作,两人各司其主,也各在一方。也就是说诸葛亮"三气周瑜"根本就是捕风捉影的事,是"演义"出来的,是杜㯢出来的。周瑜的惊世骇俗之遗言:“既生瑜,何生亮”,完全是抹黑。

事实上,周瑜不是被气死的,而是战死的。据《三国志·周瑜传》记载:“宁围既解,乃渡屯北岸,克期大战。瑜亲跨马擽陈,会流矢中右胁,疮甚,便还。”

意思是说,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孙权依照周瑜既定的战略部署和计划,在赤壁之战大胜后,派周瑜狙击荆州攻击益州,但时运不济,周瑜在进军途中箭矢而挂彩,班师回朝江陵后,年仅36岁的周瑜因伤势过重而不幸逝世。而周瑜病身后,孙权痛哭欲绝:“公瑾有王佐之资,今忽短寿,孤何赖哉?”可见孙权对雄才大略的周瑜的器重。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