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宋神宗下达了一个颇具历史意义的诏令:校订《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这7部著名兵书,由此形成一部兵书总集,并命名为《武经七书》。
由此,中国古代第一部军事教科书诞生了!
战争在中国起源很早,中国的历史,从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部战争的历史。
在中国古代,武功极盛的朝代也不少,比如秦汉、隋唐等等,可为何古代第一部军事教科书却反而诞生在军事上“瘸腿”的宋朝呢?
一、文明就要挨打?
近代以来,面对列强环伺、积贫积弱的国势,先辈们常说一句话:落后就要挨打。
但在古代,这句话却不一定是真理,因为有时候往往是“文明就要挨打”!
比较突出的例子就是宋朝。
宋朝是历史上非常特殊的一个朝代。
现在许多人怀念宋朝,是因为宋朝无论对于读书人、大臣还是老百姓,都是比较宽容的。
先说读书人。如果活在宋朝,那他们真可算是幸运儿。
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虽然是一个武夫,但他却是宅心仁厚,从不弑杀。
据说,在夺取柴氏江山以后,宋太祖就给后世子孙立下了这样的规矩:第一,厚待柴氏后人;第二,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者。
虽然有人屡屡质疑它的真实性,但纵观宋朝319年的历史,他们的皇帝确实都是这么做的。
放在其他朝代,前朝皇帝的宗室恐怕早已被连锅端,但柴氏子孙不仅在宋朝享受着荣华富贵,官府还对他们庇护有加。
基层的读书人,在宋朝也可以活得滋润、自在。
一是皇帝大兴文事,广开科举,读书人获得了比任何朝代都多得多的当官机会。
二是言论相对自由,即使读书人对朝廷发发牢骚,发表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也不会担心被立马喀嚓掉。
即便是像苏轼被牵扯到涉嫌诽谤皇帝的“乌台诗案”当中,那也是被远远的发配了事。
否则,像《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这样的名篇,我们后人是无缘见到了。
再说大臣们。不杀开国功臣,宋朝皇帝也基本上做到了。为赵匡胤黄袍加身立下汗马功劳的禁军大将皆被他“杯酒释兵权”,而不是被以各种理由诛杀。
在往后的历史中,除了宋高宗赵构制造了岳飞的冤案,并诛杀了做了伪楚皇帝的张邦昌,被皇帝直接砍了的高官还真没有几个。
最后是老百姓。在宋朝,社会的繁荣、文明和开化程度,也超出了许多现代人的想象。一部《清明上河图》,为世人展现了汴京人民的安居乐业、悠闲自在,热闹的勾栏瓦舍,让许多人心驰神往。
但是,宋朝的经济文化和高度文明,却与其在战场上的表现极不相称。
宋朝不但轮番让契丹、女真、蒙古等游牧民族欺压,就连面对国力弱得多的西夏,宋朝也一胜难求!
宋仁宗时期,皇帝多次对西夏用兵,可结果是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三战皆负,损兵数万人。
宋夏双方达成合议,西夏虽对宋称臣,但宋要给西夏岁币。宋朝只图了一个虚名而已。
宋神宗时期,经过王安石变法,皇帝雄心勃勃,发动五路大军意欲灭掉西夏,可结果收效一般。
而接下来的永乐城一战,宋军战败,损兵二万余人,刚刚建立起来的优势又荡然无存。
二、发展兵学为面子
宋仁宗、宋神宗时期的几场惨败,让宋朝统治者颜面尽失。
而为了挽回面子,他们就要另辟蹊径,在军事理论上搞一些新花样。
于是,学兵家理论、用兵家智慧,也就成了宋朝皇帝们的时尚。
在宋仁宗时期,花费5年时间编纂了《武经总要》,这是中国第一部由官方主持编修的兵书。仁宗皇帝亲自核定后,为此书写了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