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抗清名将还有哪些后人,李定国嫡孙为康熙站岗24年

2020-12-06 14:27:22 作者: 明末抗清名将

作者兰台

清朝建国之初有一个习惯,就是喜欢勇士,清初特别喜欢把明朝、大顺、大西武将们编入八旗汉军,而且还爱编入由清朝皇帝亲自管理的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这三旗。

究其原因,很可能是因为清朝皇帝喜欢把这些降将当做是“宝剑之穗”的缘故;“宝剑之穗”的典故出自日本,相传德川幕府时代有一次将军与大臣们闲聊,点评依附于德川家的外样大名(外姓诸侯),当点评到松代藩藩主真田信之的时候,二代幕府将军德川秀忠就说真田家是“宝剑之穗”。

言下之意是说真田家是德川家用来体现自家气度和胸怀,同时对外姓诸侯耀武扬威的工具。

同样道理,清朝皇帝喜欢把明末投降的抗清将领编入八旗,很大可能也是想把这些投降将领当做“宝剑之穗”。

“别看你当年反抗清朝,如何如何;但是你的儿子/孙子不还是老老实实给我爱新觉罗家当奴才吗?”

相信这么想的清朝皇帝绝对不止一个。

那么,哪些明末抗清将领的后人在清朝成为八旗汉军呢?下面我就给大家简单的盘点一下,我主要盘点的是那些在南明后期还坚持抗清的将领后人;类似左梦庚这种清军大军南下就立刻投降的将领不在盘点范围内。

南明抗清功绩第一李定国:亲孙子给清朝康熙皇帝站岗二十四年

李定国绝对是南明时期抗清功绩第一的名将,根据学者统计,在李定国整个军事生涯中一共击杀和硕亲王1名,同亲王礼郡王1名,伯爵1名,子爵1名,男爵7名,轻车都尉14名;都统1名,护军统领(署护军统领)2名,副都统(署副都统)4名,护军参领(参领)10名,王府长史1名,一等侍卫(一等护卫、前锋护卫)5名。

然而,历史吊诡之处就在于李定国病死后,其子李嗣兴率残部投降清朝;李嗣兴被编入八旗镶黄旗汉军,被任命为世袭佐领,李嗣兴本人也被清朝任命为宁夏镇总兵。

李嗣兴死后葬在今天丰台太子峪西、杨家坟村后山,2008年的时候李嗣兴的墓险些被盗,目前李嗣兴墓碑曾被盗,墓碑虽追回,但损毁严重,扔在山坡下无人过问;从李嗣兴碑文上看,清朝对他在担任宁夏总兵保境安民还是很满意的,这大概也是为什么李嗣兴的儿子可以在17岁被选为御前侍卫的原因。

(李嗣兴墓示意图)

顺便,有人说李嗣兴降清后斗志全无,整日酗酒,从《李嗣兴谕祭碑》内容看不是事实,李嗣兴降清后应该说还是兢兢业业的,这从碑文里清朝夸奖李嗣兴“性行纯良、才能称职”可以看出来。

正因为清朝对李嗣兴表现很满意,才会在李嗣兴去世后七年将李嗣兴嫡子李天志选为御前侍卫,这在清朝是很高的荣誉,只有皇帝觉得表现很好的将领后人才能被选为御前侍卫。

李定国的嫡孙李天志从17岁开始就选为侍卫,一直为清朝康熙帝服务了二十四年,因功升到了御前二等侍卫。

(清朝臣子见皇帝)

雍正帝继位后因为看李天志高大魁梧,于是外放李天志为温州镇平阳副将。李天志临行前雍正帝还将康熙帝一些遗物赐给李天志。

李天志叩请圣安毕,雍正喜不自禁,说道:“朕放你平阳副将了。” 李天志辞行时,雍正赏给李天志素珠一盘,小刀一把,荷包一对,动容道:“这是老主子(康熙)的东西,你拿去供着,就如见老主子一样了。”李天志一一跪领,叩头谢恩。

李定国的后人在清朝一直生活在今天北京德胜门一带,辛亥革命后如不出意外的话,李定国直系后人目前应该是满族。

最后,根据北京档案史料之京郊清代墓碑考一文来看,虽然目前没有文字资料说明李天志之后,李定国家族在清朝生活情况,但是从工作人员1999年考察时还能找到李嗣兴墓末代看坟人来说,至少可以肯定在清末民初,李定国家族生活水平和收入应该属于中产阶级家庭,不然也请不起看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