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大雪 | 赏历代书家关于雪的书法

2020-12-08 03:13:13 作者: 今日 大雪

6.朱瞻基 《雪意歌》

洒金笺纸,见于1998年瀚海拍卖会,私家藏。朱瞻基自号长春真人。明成祖长孙,明代第五位皇帝,1426至1435年在位,年号宣德,庙号宣宗。在其当政的十年之间,政治方面,委任贤达,缔造了史称“仁宣之治”的安稳发展期,是历史上闻名的守成之君。此外明宣宗在艺术方面的体现,则使他在历代帝王之中,显得愈加耀眼。书规律洒脱劲健,被后人评为“书出沈华亭兄弟,而能于圆熟之外,以遒劲发之。”

7.明 祝允明 草书 《雪赋》

祝允明作为明代影响巨大的“四大文人”之一,对明代浪漫主义书风的方式有重要的效果,其草书也在书法史上有重要影响。《雪赋》秀美而又有气量,行笔天然大方,初见之似点画狼藉,纵横散乱,但细审则点画如真,顺逆藏露,起止清楚。作为明代浪漫主义书风的代表风格,祝允明此作能够见到狂放之余的厚实功力,所书运笔流通飞动,转机天然,如高山流水跌宕迂回,时隐时显,有改变万端之绝妙。字的巨细,粗细改变天然,字字虎啸风生,行行龙腾云起,在窄小的尺幅间构成一种“春雪满空来,处处是花开”的画面,读来撼人心魄。

8.明 文 徵 明 行草书《雪诗卷》

文征明行草书《雪诗卷》,凡73行,每行字数不等,计376字,31.6*483.9厘米,现保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文末自署书于1536年夏至后两人天,此刻文征明已67岁,从结尾句“惨白有余情”看,他此刻充满了无限惨白之慨叹。

文彭 草书《雪赋》部分

版权阐明: 本渠道以传达书法常识为主旨,文章源自网络, 仅代表原作者观念,网络资料无从查证作者, 若所转载文章中的文字内容、美术、拍摄等著作触及您的版权问题,请您及时与咱们取得联系,咱们将在第一时间删去转载内容 !

江蘇書協

文徵明 行草书《雪诗卷》 部分

9 文徵明 溪山积雪图并草书雪诗卷

文征明《溪山积雪图并草书雪诗合卷》,手卷,纸本设色,绘画心纵31.5厘米,横295厘米,书法纵31.5厘米,横556.5厘米,藏处不详,该图在概括线外用淡墨浑染,概括内部很多甾白,构成比照,此种制作雪景的办法是传统绘画中最为常见的,在浑染雪景时,墨色浓、干、淡、湿天衣无缝又层次丰厚,无刻薄和一触即发之笔,格高调雅,淡逸而文静,览之令人惊叹。全图而置精心,山势,屋舍,小桥,高士,竹木,用笔细谨,树石交叉勾写,皆一丝不苟,无一笔随意,自成一种工秀清苍的风格。这是文徵明细笔画的杰出特征,也是明画不同于元画,更不同于宋画的杰出特征。其精工巧谨,为宋、元画所不及。难能可贵的是手卷尾部书有,草书雪诗,文徵明为明代大书家,开一代书风,书法流通悠扬,气韵连接,此书法相关于精品而言,有骨力不逮之病,但不失文氏的本来面目。

文征明《草书雪诗》全文:

岁暮雪晴,山斋肆目,赋小诗五章:岁暮群芳息,枯条鸣冬风。层阴结黯沾,朔雪飞漫空。玄冥肃现象,物化归终穷。妍华肇伊始,冉冉收春功。积雪缟晴昼,离离见高松,兹岁寒姿,不复知春冬。旭光时明灭,奄忽浮云踪。尘心不能蕺,岁晏徒忡忡。朝光谢晴绮,飞英炫瑶姿。微风吹竹聚,文玉纷差差。霜草行已繁,冰谷流寒澌,玄机抱终始,逝矣夫何疑。夜寒拂衾稠,晓色明窗牖,有客顷叩门,冲弱方拥帚。玉梅已敷英,寒香在纤手,一樽谁与同,自入无何有。空庭集饥鸟,风光入寒冱。浓阴酿朔雪,松石积缟素。玉颜不望好,日出四檐雨,薄晚冬风微,幽人启朱户。文壁征明甫书。印文:文壁之印、衡山、文徵明印。